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林业   619篇
农学   822篇
基础科学   419篇
  698篇
综合类   1287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723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2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解决现有围框机铲边成型工位成型纸框品质问题,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建立功能模型,因果链分析对成型纸框品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根本问题,通过运用TRIZ中的解题工具,得到解决方案模型,并进行方案评估。将评估后最优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小面纸空边问题得到解决,面纸包边合格率达到99%。基于TRIZ理论中的工具得到解决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估,得到最优方案,对围框机成型折边工位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其肠道细菌群落的变化情况,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域,分析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物种组成和菌群结构差异,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美国白蛾4龄幼虫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肠道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出现明显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取食寄主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柿Diospyros kaki、胡桃Juglans regia、杨树Populus×canadensis和杏Armeniaca vulgaris的群体。美国白蛾肠道优势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而属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取食法国梧桐和柿树的美国白蛾肠道中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63.16%和34.50%;取食杏树和杨树的美国白蛾肠道优势菌属分别是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分别为87.58%和37.93%。不同寄主也导致美国白蛾肠道细菌群的组成结...  相似文献   
993.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竹浆纤维、竹造纸剩余物竹屑、白泥为试验原料,制造竹塑复合材料。采用基本断裂功(EWF)方法对竹屑/HDPE、白泥/竹屑/HDPE和竹浆纤维/竹屑/HDPE3种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竹屑、白泥、竹浆纤维对复合材料各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比基本断裂功(we)随着竹屑和白泥的增加逐渐下降,随着竹浆纤维的增加显著提高;竹屑和竹浆纤维的质量分数对竹塑复合材料的比非基本断裂功(βwp)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4.
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p H值、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马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damiae Deighton);病原菌生长较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20%地锦植物煎汁的PDA培养基,适宜p H值为6.0~7.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   
995.
升温方式对二段加热鲢鱼糜水分分布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改善升温方式可抑制蛋白质凝胶劣化的理论,优化鱼糜制品的加工方式,将微波升温(microwave heating,MH)、微波辅助水浴升温(microwave assistant water bath heating,MWH)和水浴升温(water bath heating,WH)方式,分别应用于传统二段加热法中的低、高温段,研究了不同升温方式对解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的质构特性、蒸煮损失和水分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微波处理组的鱼糜硬度和咀嚼性均低于传统水浴二段加热法,尤其是低、高温段均为MH升温处理的AA组,但各组的内聚性、弹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段MWH、高温段MH升温的BA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传统水浴二段加热的CC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段WH、高温段MH或MWH升温的CA或CB组的弛豫时间t23较短,不易流动水分含量P23较高,水分稳定性最好,水的结合能力较强.研究表明,低温段采用微波辅助水浴升温、高温段采用微波升温方式既能提高加热效率又能较少减少蒸煮损失,而低温段采用水浴升温、高温段采用微波辅助水浴升温的鱼糜质构特性相对较好,保留更多的水分在三维网络结构中.本研究结果为快速升温方式避免低盐淡水鱼糜凝胶劣化理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温棚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不同放养密度池塘的水质及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确定最适放养密度, 将暂养后规格为 (0. 61±0. 05) g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苗种随机分配到3个不同放养密度的池塘, 分别为低密度组 ( LSD, 37. 5 ind. /m2 )、中密度组(MSD, 45. 0 ind. /m2) 和高密度组 (HSD, 60. 0 ind. /m2), 每组设置3个平行, 养殖时间为60 d, 试验结束后测定池塘水质指标 (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态氮、 CODMn ), 以及罗氏沼虾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血糖、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甘油三酯).结果表明: 试验末期 (60 d), HSD组池塘水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LSD和MSD组 (P<0. 05); HSD组罗氏沼虾的存活率、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头胸甲长、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LSD和MSD组 ( P<0. 05), 而饵料系数则显著高于LSD和MSD组 (P<0. 05), 但 LSD和 MSD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 MSD和HSD组虾的最终产量显著高于LSD组 (P<0. 05), 且MSD组产值和利润最高; HSD组罗氏沼虾的血糖和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LSD和MSD组 (P<0. 05), 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LSD和MSD组 (P<0. 05).研究表明, 综合考虑池塘水质, 以及罗氏沼虾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 最终确定温棚养殖罗氏沼虾最适放养密度为45. 0 ind. /m2.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湿地底泥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与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的群落多样性,构建AOB与AOA的amo A基因克隆文库,同时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将克隆文库阳性克隆子进行归类并测序。结果发现,从湿地底泥中均得到3个AOB与AOA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所有的AOB均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而AOA属于泉古菌门(Crenarcharota),与河口沉积物等环境中获得的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  相似文献   
998.
土壤微生物产电信号评价芘污染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允斌  钟文辉  薛洪婧  邓欢 《土壤学报》2014,51(6):1332-1341
通过向土壤中加入葡萄糖促进微生物产电过程,研究了芘污染条件下土壤产电变化规律。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实时、连续记录芘污染土壤产电电压。产电110 h后结束MFCs运行,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芘对土壤微生物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结合PCR-DGGE及测序技术,分析芘对MFCs阳极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MFCs产电电量随芘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循环伏安检测显示芘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电化学活性。DNA序列分析表明,阳极细菌与已报道的产电细菌高度相似,包括Sporolactobacillus、Clostridium、Enterobacter、Bacillus及Ethanoligenens。芘降低了Bacillus丰度。  相似文献   
999.
生物质灰渣与化肥混合对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容  高明  廖燕妮  王丹  邓炜  叶夏依 《土壤学报》2014,51(5):1160-1167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碱液吸收法测定灰渣-化肥中氮的挥发量,研究了锯木灰、谷壳灰、玉米灰、水稻灰分别与不同化肥配比下,在一定时间内的氨挥发规律。结果表明:四种灰渣在N1、N2、N3水平下,随着时间的增加氨的挥发量和挥发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处理的峰值多出现在10~15 d的培养阶段;谷壳灰、玉米灰、水稻灰添加磷酸二氢钾能明显抑制混合物中氨的挥发,而锯木灰添加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均能抑制氨的挥发;在四种灰渣中,锯木灰处理的氨挥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灰渣,特别是在N3水平下比同期的其他灰渣处理高5倍。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均能较好拟合氨的挥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等离子体处理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等离子体技术对亚麻籽胶的物理改性效应,该研究以5 mg/m L亚麻籽胶溶液为对象,比较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0~120 s)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亚麻籽胶溶液p H值、Zeta电位绝对值和平均分子量逐渐减小,而对亚麻籽胶的多糖骨架结构和单糖组成无明显影响。等离子体处理降低亚麻籽胶的炭化和聚合反应温度、表观黏度和界面吸附能力。冷场扫描电镜结合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 TSI)结果显示,0~15 s等离子体处理在不明显降低亚麻籽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亚麻籽胶构建亚麻籽油乳液的稳定性(P0.05)。因此,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能够用于亚麻籽胶的适度改性研究,以拓宽其在健康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