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6篇
  20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牧场设计与环境卫生学"是将"牧场设计"和"家畜环境卫生学"两门独立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高校课程之一,是研究畜牧场规划设计和环境调控的重要专业课。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现代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实践,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教学实习环节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从中掌握牧场环境评价及牧场设计等相关的实践技能;另外,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采用课堂与网络相结合以及启发-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此外,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方面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这对创新性应用型畜牧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河北省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河北省肉牛业发展的原因,2009年选取了河北省肉牛养殖优势区域的40个肉牛养殖户(场)为定点调研对象,对肉牛存栏、出栏、畜种结构、畜群结构、日粮结构、出栏价格以及利润等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河北省肉牛业的技术需求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3.
黑龙江省雷暴空间分布规律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1971-2005年81个气象站的雷暴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GIS制图技术绘成雷暴日数分别为25、30、35、40天的概率区划图,同时应用灰色GM(1,1)模型针对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未来50年发生雷暴日数≥30天的多雷暴天气进行预测,以期通过预报和采取适当对策最大程度减少雷暴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结果表明:(1)35年来,黑龙江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中部及中南部较多,东部平原地区较少;(2)全省雷暴发生概率最高值区位于中部和中南部,最低值区位于东部。(3)在未来50年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出现雷暴日数≥30的多雷暴年份的次数分别为9、7、6、4、8次,其出现的概率值分别为18%、14%、12%、8%、16%。  相似文献   
94.
旨在探讨不同作物与带型配置对胡麻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间作体系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提供依据。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单作胡麻(F)为对照,探讨胡麻||玉米(F||M)、胡麻||大豆(F||S)2种间作系统中带型4∶2、6∶3和8∶4对胡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胡麻||大豆系统相比,胡麻||玉米系统中不同带型配置下胡麻盛花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单作显著提高,且以8∶4带型间作系统表现最优,胞间CO2浓度则显著降低;在8∶4胡麻间作玉米带型下,胡麻叶面积指数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在现蕾期至盛花期均表现最优;8∶4带型下胡麻叶面积指数较单作显著增加54.7%,较其他间作处理平均增加42.9%,胡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较单作分别显著提高50.8%和39.0%,较其他间作处理分别平均提高40.5%和9.8%;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较单作分别显著提高51.1%、46.1%和15.3%,较其他间作处理分别平均提高22.7%、17.0%和7.1%。说明8∶4胡麻间作玉米带型可显著提高胡麻光合速率,增加间作胡麻生物产量积累,从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5.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强;丰产性优,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06%,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较强,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色泽好,产量较高,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5%。综合考虑,轮选07068-3-16、06083-7-6,06024-10-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进入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6.
以国内收集到的15份主栽品种为试材,统计了种子萌发期10个芽苗性状的变异性,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期为不同甜瓜产区优良品种的早期筛选及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芽长、主胚根长、种子根数、总鲜质量、根芽干质量、总干质量、干物质含量、根系活力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8.53%~35.98%;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指标可转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4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值排序结果显示,Var 2、Var 5、Var 7、Var 6、Var 3等品种占据前5位。以主成分中主要因子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5份甜瓜品种分为4类,各类间芽苗性状有较大差异。因此,从种子萌发期芽苗性状的角度考虑,8个变异较大的芽苗性状指标是今后品种改良的重点,排在5位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可优选。  相似文献   
97.
综述了国外关于肉牛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的文献报道,主要介绍了食品加工副产品和工业副产品作为肉牛饲料原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北方犊牛岛温热环境的四季动态变化,选择三种典型的犊牛岛,对四个季节岛内外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连续检测,并对两个参数间相关性以及温湿指数(TH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岛内外的温湿度曲线明显不同,温度和湿度间表现出线性负相关关系(r=0.83~0.99,P0.01)。夏季9∶00~19∶00时段,三种岛的温度较岛外低2.32~5.68℃,但岛内昼夜均温超过25℃,一天有7.5~10h岛内温度超过31℃,且昼夜THI超过72,甚至有的岛一天有9.5hTHI超过79,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春秋两个季节岛内昼夜均温分别为14.8~15.8℃和18.1~19.6℃,岛内外差异不明显;冬季三种岛温度虽然较岛外高1.34~3.13℃,但昼夜均温低于5℃,早上最低可达-4.63℃。可见,北方犊牛岛应加强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防暑措施。  相似文献   
99.
以西瓜品种"绿之秀"的种子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病原菌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sp.citrulli,Aac)的流行因素、种传方式及其在西瓜幼苗的定植情况,并调查了西瓜病果种子不同部位带菌情况。结果表明:发生BFB的西瓜病果采得的种子不完全带菌,种壳和种仁均可带菌,而且种壳带菌率明显高于种仁带菌率;接种菌液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BFB发生的重要因素;Aac在西瓜幼苗生长过程中先侵染幼苗子叶,随后沿叶脉侵入下胚轴,侵染过程中有一定的潜伏期,最终引起幼苗下胚轴发病,但不侵染西瓜幼苗的根部。  相似文献   
100.
对烟叶和辣椒饲养的烟夜蛾滞育蛹过冷却点、结冰点和低温存活率进行了比较,以探究不同寄主对烟叶蛾滞育蛹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日龄时,2种寄主植物饲育下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不显著;5日龄和9日龄时2种寄主植物饲育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除5日龄的雄蛹的结冰点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均达显著水平;低温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时间滞育蛹存活率变化幅度较大,处理10d和20d,2种寄主植物饲育下滞育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处理60d,无论何种寄主、土壤深度以及雌雄蛹,滞育蛹基本上全部死亡;处理30、40、50d,用烟叶饲育的滞育蛹存活率显著高于辣椒,且雌蛹的存活率略高于雄蛹;从耐寒性来考虑,烟叶是较为理想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