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及时有效的农业环境、生产条件、状态及过程信息。基于农业内在的特点,卫星遥感是农业信息快速准确获取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发达国家可用于农业应用的遥感卫星已经形成星座或体系进行联合观测,具有较高的观测时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器载荷设计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农业应用的需求,观测手段不断创新、观测性能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业遥感卫星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传感器多光谱遥感为主、观测要素缺乏,受遥感传感器性能和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能力不足制约,缺少光学与微波等多手段同时相协同观测能力、遥感数据保障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遥感监测手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国内农业生产常规监测、国外农业生产常规监测、重大农业政策执行情况监测和绘制重要农业资源图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当前遥感卫星业务需求,并考虑未来发展深入分析了农业对遥感卫星应用装备的需求。建议构建编队顺序飞行的,具备多光谱、高光谱、红外以及微波等多种手段的农业卫星星座系统,有效提高多源数据融合精度,综合提供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主动被动、光学微波相互融合的多尺度卫星遥感数据及产品,促进农业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天空地”数字农业的一体化发展。最后,提出了立足于用户需求,建立中国民用遥感领域农业综合观测卫星系统采用“分步走”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2.
提取牛血液和精液DNA,进行PCR扩增、RFLP分析,建立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UMPS)检测方法。对济南市6个奶牛场224头荷斯坦奶牛及53头种公牛进行了DUMPS的PCR-RFLP检测,共检测出2头杂合母牛(携带者),杂合子占检测母牛群的0.89%,在荷斯坦公牛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没有发现隐性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实验证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性高、稳定性可靠。  相似文献   
83.
济南市南部山区几种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林分生长状况、地被物层持水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贮水量、土壤渗透性能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刺槐林比侧柏林和黑松林更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具有显著的水源涵养功能,从而为济南市的保泉绿化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生态农业与清洁生产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日益恶化的状况下,应运而生的环保型生态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用科学发展观确保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捷径和措施是清洁生产,让农业走向良性循环的无公害之路,从“源头”上封锁住污染,二者的有机结合正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5.
国内外节水灌溉高新技术比较与研发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传统、粗放的灌溉方法和落后技术造就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全球而言,“水荒”、“水源枯竭”、“水污染”和浪费用水成为全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各国科学家攻关研发的“热门课题”,同时,迫使科学家要尽快创造出节水灌溉的高新技术与方法,以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86.
植物酯酶主要用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植物酯酶检测原理、应用条件、固定化研究现状和检测方法作一概述,以展望其广阔的市场远景。  相似文献   
87.
农作物秸秆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处理,产生大量可以回收利用的热能,减少生活中将秸秆直接燃烧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节省大量秸秆可以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8.
玉米秸秆基质化利用技术是一项将农作物产值增大的技术,其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使其不被浪费,并且经过加工生产出来的基质,用在育苗或者栽培中,大大节省了草炭资源。这项技术不但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9.
利用2007-2017年MOD10A2积雪产品数据与数字高程、气象数据结合,分析地形、气象因素对新疆和田河流域山区积雪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覆盖率时空变化受高程影响,在海拔3500 m以下区域,年内变化逐渐呈现出由“U”型向“V”型的过渡。海拔3500~5500 m的中高区域,积雪年内变化呈现“消融-积雪-消融-积雪”的二次过程;从不同坡度带积雪覆盖率差异较为明显,其中12.4°~19.5°带的平均积雪覆盖率为68.68%,0°~5.3°带的积雪覆盖率最高仅为28.01%;不同坡向带的积雪覆盖率最大为东坡带,近11 a平均积雪覆盖率为60%。积雪覆盖率随坡度、坡向及高程变化趋势相仿;受年内气象条件变化影响,年内最大积雪覆盖率常出现在2月和3月,且最大为76.9%。和田河流域积雪覆盖率与气温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