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CAD软件,统计各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对广府古城滨水区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并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评价方法,选取分维数、伸长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分离度、破碎度6项指标对该古城滨水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多样性低、优势度高,景观分布不均匀,受人为干扰显著;自然景观锐减,景观破碎程度较高,缺乏统一有机的整体格局,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多层建筑和室内空调设备出现后,室内空间与室外自然风景的联系越来越少了.而与自然的隔绝、脱离的日趋严重,导致现代人的体能下降.因此,有人提出了回归自然的主张,怀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共呼吸的生活方式,在当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室内植物是室内坏境改造的关键因素,此文在论述了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地阐述了室内植物目前的主要应用形式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出了一些植物品种以供进行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晶宏  张春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68-20170
采用查阅文献、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现场调查,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从园林建筑的基本要素入手,对竞秀公园园林的建筑功能、类型、造型、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析观赏植物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20世纪以来,多层建筑和室内空调设备出现后,室内空间与室外自然风景的联系越来越少了。而与自然的隔绝、脱离的日趋严重,导致现代人的体能下降。因此,有人提出了回归自然的主张,怀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共呼吸的生活方式,在当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室内植物是室内坏境改造的关健因素,本文在论述了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地阐述了室内植物目前的主要应用形式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出了一些植物品种以供进行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冬剪时期埋土防寒地区在封冻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冬季葡萄不下架防寒地区,可在萌芽前1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杨家山村祖祖辈辈没能跳过贫困线的农民们如今喜笑颜开,自从村里建起养殖合作社,大家入社成了社员后,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入社第一年脱了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已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性化设计的风行,园林空间的导向设计成为景观设计的热潮。中国传统园林作为我国造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髓,其空间的导向设计对当代园林空间的导向设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特征入手,阐明了空间特征对园林空间引导方式的影响,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剖析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导向的分类与方法,指出实现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导向的途径主要有:视觉导向、听觉与嗅觉导向、空间导向三个领域,并强调了它们之间互为因借的关系。最后,文章结合优秀实例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当代园林空间的导向性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提高园林空间的感知程度,创造富有活力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8.
对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代料栽培的季节安排、品种选用、基质配方、菌袋生产、耳棚搭建、出耳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生产成本增加、油疤病危害等产业问题,提出今后毛木耳代料栽培的研发工作应聚焦于选育区域化专用品种、创新本土化基质配制、研发轻简化设施技术、数量化环境参数调控和制定标准化规程等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桑园土地冬季闲置问题,基于《耕作学》理论技术,将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与桑树规范栽培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桑树宽行土地栽培羊肚菌,构建冬季闲置宽行地栽培羊肚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模式。研究集成了桑园“中平棚套小拱棚,平棚遮阳、拱棚提温保湿,宽行冬闲地种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丰富了耕作学和羊肚菌栽培学内容。连续3年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鲜羊肚菌每年单产平均为0.23 kg/m2,桑园每年新增栽培利润平均为14.55元/m2,该技术可高效提升桑园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