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为获得天蓝苜蓿单倍体再生植株,本研究以野生天蓝苜蓿花药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L16(44)筛选适宜天蓝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组合筛选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并用1/3MS、1/2MS和MS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研究不定生根。结果表明:天蓝苜蓿现蕾15~25 d的花药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高达60.5%。4℃低温预处理2~4 d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77.2%。适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NB+2,4-D 1.0 mg/L+NAA 0.5 mg/L+6-BA 0.5 mg/L+TDZ 1.0 mg/L,诱导率达78.5%。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及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组合发现,NB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效果优于B5和MS,NB+NAA0.5 mg/L+6-BA 2.0 mg/L适宜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率为66.3%。不定芽在1/3MS+NAA 0.5 mg/L中培养,生根率最高,为86.55%。本研究建立了天蓝苜蓿花药培养再生体系,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为天蓝苜蓿的育种实践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2.
刘慧  王安  陈菁  尹坤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3):220-224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具有特定的组成,在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中作为示踪剂而广泛应用。针对目前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该文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了灌区内外源物输入对稻田沟渠-湿地系统的贡献。结果表明,水中颗粒性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由于受到光照、营养物质不同导致POM在各采样点组成不同,δ13C变化范围较大,均值为-27.8‰,与大型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接近,此类植物可能是POM的主要来源。水中δ13C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与浮游植物呈线性相关,浮游动物δ13C与浮游植物存在一定相关性,而浮游植物与POM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研究区内浮游动物对內源有机碳的利用主要是取食浮游植物低持斜聿愠粱?δ13C值变化范围在-27.2‰~-21.8‰之间,明显高于水体POM含量,说明表层沉积物存在比颗粒有机物更富集碳的藻类与陆源碎屑等物质。各采样点颗粒有机物δ15N值的范围3.1‰~4.2‰,平均值为3.6‰,其中湿地δ15N高于其他采样点。沉积物δ15N平均值为-0.6‰,与大气中N2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3.
用常规压片法对云南省境内的12个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野生居群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以便为这些野生居群的进化、遗传变异和育种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全部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12,共有24条染色体,无B染色体,核型类型均为3A。第1、2对染色体均为具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且第1对染色体上均具有随体。各个居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从核型公式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以及10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包括石坎居群、双河居群、石林居群、马关居群、龙陵居群和泸西居群等6个居群;另一类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1对具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和9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包括大关居群、旧城居群、扎西居群、文山居群、西畴居群和师宗居群。各居群的随体数为3~6个,主要分部在第1、2、6、8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各居群的染色体长1.64~1.92,臂比6.41~8.24,核型不对称系数较高,在78.66%~82.05%之间,从高到低可以将12个居群排列为:马关居群石坎居群龙陵居群旧城居群石林居群=泸西居群双河居群西畴居群=师宗居群大关居群文山居群扎西居群,都属于不对称性较强的类型。聚类结果表明,当阈值取1.04时,可以将12个居群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大关居群、扎西居群和文山居群,它们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和臂比值相对最低,且它们均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1对具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和9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所组成;第Ⅱ类包括旧城居群、石坎居群、龙陵居群、双河居群、西畴居群和师宗居群;第Ⅲ类包括石林居群、马关居群和泸西居群,它们的染色体长度比值相对最高,核型公式均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以及10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所组成。研究表明,泸定百合染色体数相对稳定,染色体变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变异;各个居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泸定百合各居群间存在明显的核型变化。  相似文献   
44.
以代表性乌龙茶品种铁观音成年新梢茎段为外植体,初步探讨了茶树成年茎段离体培养无菌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外植体的适宜消毒方法为0.1%升汞浸泡11 min;适宜取材气候条件是连续晴天5 d以上;适宜取材部位是第二腋芽的茎段;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5 mg.L-1IAA+0.5 mg.L-1GA3.  相似文献   
4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灌溉水价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灌溉水价改革的相关问题,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定义,分析了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对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认定,研究了灌溉水价改革驱动下相关利益主体的互作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提出了灌溉水价改革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6.
基于SWOT分析的灌区专管机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灌区专管机构的角度探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提出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灌区专管机构改革与发展策略的制定方法。以五岸灌区专管机构为例,分析了灌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并对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建立了SWOT矩阵,以此研究提出了灌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7.
 以滇独蒜兰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种子在MS+NAA0.2 mg/L 的培养基在上经过2~3个月的培养,有一部分的种子开始形成极小的愈伤组织或原球茎;再转接到MS+BA5.0~10.0 mg/L+NAA0.2 mg/L 的培养基上,其中少部分会进一步分化成胚状体,并形成小植株,经过多次继代转接可形成丛芽,丛芽的增殖系数高达6倍。通过进一步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可使种子培养的效率提高。以叶片和鳞茎为外植体,均未获得组培苗。  相似文献   
48.
干旱半干旱地区缺乏针对性的灌溉水源适宜性评价方法,且评价方法适用性不强,指标较为单一,无法运用至多种水源,故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能适用于不同灌溉水源适宜性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灌溉水源可供应量、灌溉水供应及时程度、提水能耗费、灌溉水温等因素构建灌溉水源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群体决策熵优法-CRITIC算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宁夏平罗县3种可利用的灌溉水源为典型案例,结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方法,采用TOPSIS法对3种不同水源4-9月的灌溉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平罗县黄河水与排水4-9月的贴近程度值皆大于0.31,均适宜灌溉。地下水4月的贴近程度值仅为0.241 2,不适宜灌溉,但地下水5-8月的贴近程度值皆大于0.31,适宜灌溉,与宁夏银北灌区实际情况相符。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引入的组合权重确定方法 (群体决策熵优化-CRITIC算法)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灌溉水源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49.
调查了我国广东、广西中晚熟荔枝施用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方法,并计算其施用纯氮磷钾量及其比例。结果表明:1、我国中晚熟荔枝施用肥料种类包括单质肥料、复合肥、有机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施用有机肥氮磷钾量占总施用氮磷钾量比例为0-42.5%,平均为19.6%;2、在施肥方式上,撒施、沟施、穴施、淋施、叶面喷施并存;3、施用纯氮磷钾量为244.3-1300.5公斤/公顷,平均值为753.5公斤/公顷;4、.施用氮磷钾比例平均值为N:P2O5:K2O= 1:0.76:1.28,与植株吸收氮磷钾比例并不匹配,普遍存在P、K比例过高,大量使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高磷、高钾复合肥是造成磷、钾施用量过高原因。  相似文献   
50.
针对福建漳州热区香蕉枯萎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控建议,旨在为漳州热区香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