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荫蔽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大豆耐荫性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模拟间套种的荫蔽条件,设置不同的遮光处理,研究荫蔽对大豆13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荚期株高、收获期株高、最低结荚高度、结荚期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8个性状发生显著变异,变异与荫蔽程度极显著相关,其中,前3者为正相关,其余5性状为负相关;结荚节位和主茎直径变异极显著,分枝数变异显著,但与荫蔽程度相关性不显著;主茎节数和单株瘪荚数变异不显著。选择受荫蔽影响显著且与荫蔽相关性显著的株高、最低结荚高度、结荚期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7个性状为指标性状,以综合耐荫系数为指标,采用综合方法评定大豆种质的耐荫性,将耐荫性鉴定级别划分为五级。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大豆受豆卷叶螟幼虫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与大豆抗豆卷叶螟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认识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材料赶泰-2-2(HR)和高感材料皖82-178(HS)为研究对象,运用RNA-Seq技术和iTRAQ技术鉴定出豆卷叶螟幼虫取食诱导0和48 h时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将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关联到的所有可定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计算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236、250、213、211个DEPs;转录组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1 064、680、605、468个DEGs。定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56、0.2687、0.1149和0.035;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关联到11、9、3和4个DEPs/DEGs,其中蛋白和mRNA表达趋势相同的基因分别有11、9、2和3个,蛋白和mRNA表达趋势相反的基因分别有0、0、1和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功能涉及代谢途径、核糖体、类黄酮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氨基糖-核苷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亚麻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基丙酸生物合成、RNA运转、谷胱甘肽代谢、抗坏血酸盐和aldarate代谢等。功能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比较组中有27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01个DEPs和23个DEGs,HS48/HS0比较组中有15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47个DEPs和16个DEGs,HR0/HS0比较组中有18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82个DEPs和10个DEGs,HR48/HS48比较组中仅有1条Pathway通路关联到71个DEPs和2个DEGs。同时关联发现胰蛋白酶抑制剂A、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查尔酮异构酶4、脂氧合酶9、α-加氧合酶1、9S-脂氧合酶、植物凝集素前体、POD12、应激蛋白SAM22和cAPX1等可能是大豆抗豆卷叶螟潜在的靶标蛋白(基因)。q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5个DEPs/DEGs在HR48/HR0比较组的表达趋势与它们的RNA-Seq和iTRA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确定了一些与豆卷叶螟的抗性相关蛋白(基因)和代谢通路,这些差异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大豆对豆卷叶螟的抗虫反应。  相似文献   
33.
广西是大豆花叶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5及SC18株系是广西区内主要流行株系。为了调查广西本地大豆种质对这两个流行株系的抗性,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60份广西本地春大豆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桂下湾灰地豆、小青豆(桂平)、小青豆-1(上思)、横县黑豆-1、横县黑豆-2、横县黑豆-3、那坡黑眼豆、隆林蛇场本地豆8份种质对SC15株系高抗,占所鉴定材料总数的5%;石塘五月黄、灌阳黄豆、凤山早黄豆、三石六月黄、两造黄豆、横县黑豆-1、田黑豆7份春大豆种质对SC18株系表现抗浸染,占所鉴定材料总数的4.37%。所鉴定的广西春大豆种质中,抗SC15株系的抗病种质抗性级别低,没有对SC15株系完全免疫的大豆种质;而抗SC18株系的大豆种质抗性级别比SC15株系高,其中有7份春大豆种质对SC18株系免疫。从抗性鉴定结果看,SC18株系对广西春大豆的致病力比SC15株系弱。因此SC15株系对大豆生产的危害更为严重,是更为值得重视的一个强毒株系。本研究筛选出的抗SMV春大豆种质可作为抗源材料用于大豆抗病育种及抗性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采用国际通用的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调查方法,对广西沿海地区作物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优良品种的大量推广,作物种质资源更新速度加快,老的农家品种越来越少;为适应沿海地区自然气候环境,当地人对作物品种资源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因而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农家品种,形成独特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土著知识,如医疗保健用法、传统习惯用法以及宗教用法等;通过调查共收集到各种作物种质资源146份,开创了广西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土著知识研究新领域。针对目前广西沿海地区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上存在的保护意识不强、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土著知识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制定专项研究计划并给予资助,设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土著知识研究实验区,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广西作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5.
毛豆品种的农艺性状鉴定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引进的19份毛豆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底荚高、单株粒数、株高、单株产量、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2)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呈极度正相关,与底荚高、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单株产量,首先要考虑选择百粒重大的品种,其次是选择茎杆粗壮,主茎分枝数及单株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36.
桂春豆10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桂春豆1号为母本、泉豆937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逐年参加品种比较、区试及生产试验,并进行品质和抗性鉴定,表现早熟、高产、高油、抗性和适应性好。2015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7.
广西春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0份广西春大豆地方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变异较大,主茎节数、生育期变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当阈值为6.9时,供试材料被分为6个性状不同的组群,各组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有利于育种亲本的选配。  相似文献   
38.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强度及持续时间对大豆的生育进程和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播种后遮光20% ̄50%,时间持续到V3期以后,大豆各生育阶段所需生育日数减少,生育期缩短。遮光20%时间持续到V3以后,遮光30%时间持续到R1以后,遮光50%时间持续到R5以后,大豆生育期显著或极显著缩短。同一遮光持续时间,遮光强度的加强会导致R5-R8生育日数增加,使大豆生育期(VE-R8)延长。遮光强度及遮光持续时间对大豆株高、子叶节高度、茎粗和主茎节数影响显著。遮光50%持续到R5期以后,植株形态由直立变成蔓生型。  相似文献   
39.
不同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强度及遮光持续时间对大豆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后遮光20%时间持续到始粒以后,播种后遮光30%和50%时间持续到开花以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显著或极显著减少;遮光胁迫强度相同时,这些性状有随着接受遮光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同一遮光胁迫期间,这些性状有随着遮光胁迫强度的加强受影响程度加大的趋势。遮光胁迫对底荚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结实率有一定影响。同一遮光胁迫强度,遮光胁迫持续时间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同一遮光胁迫期间,遮光胁迫强度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
苗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与耐旱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棚网室人工控制水分条件下,研究苗期干旱胁迫对33份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与处理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不同的品种、不同性状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用综合抗旱系数方法筛选出牛黄豆、凤山夏青豆、坡稔黄豆等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