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山羊共 10 5只 ,其中波尔山羊 6 0只 (公母羊各半 ,采血样 2 0个 ,组织样 4 0个 ) ,徐淮山羊 30只 (公母羊各半 ,每羊采血样 1个 ) ,海门山羊 15只 (公羊 7只 ,母羊 8只 ,每羊采血样 1个 )。分别提取DNA ,按品种构建DNA池。应用 36个选择性引物组合对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和海门山羊品种间AFLP多样性进行研究 ,其中 2 9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 32 5 3个标记 ,包括多态标记 92个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 3.17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达2 .8%。多态标记数较多的引物组合为 :E0 0 +ACG/M 0 0 +CAA(13个 )、E0 0 +ACG/M0 0 +CAG(10个 )、E0 0 +AAC/M0 0 +CAC(8个 )和E0 0 +AAC/M0 0 +ACT(7个 )。从 93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品种间多态性较强、重复性好的引物 2 2个 ,对 3个品种池DNA进行RAPD扩增 ,共扩增出 183个标记 ,其中多态标记 6 0个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2 .73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为 32 .8%。两种方法得到一致结果 ,即徐淮山羊与海门山羊遗传距离最近 ,徐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次之 ,海门山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按UPGMA法将海门山羊与徐淮山羊聚为一类 ,其次为波尔山羊。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 3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差异 ,但AFLP方法多态标记数更多。  相似文献   
72.
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为了研究在小麦×玉米中亲本及2,4-D对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影响,将36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1植株与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后用50、100、150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杂交穗,结果表明,不同小麦杂交组合远缘杂交的得胚率差异显著;不同玉米品种远缘杂交的得胚率总趋势表现为:爆烈玉米(9.9%)>糯玉米(8.9%)>普通玉米(8.2%)>甜玉米(4.6%);2,4-D对小麦单倍体的形成是必须的,且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以100mg·L-1浓度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同时,2,4-D重复处理的得胚率高于一次处理。  相似文献   
73.
小麦品种“扬麦158”与其两个抗赤霉病突变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58"是广为栽培的高产品种,但对赤霉病的抗性较差,在长江中下游赤霉病高发年份,其推广受到限制[1].陆维忠等[2~5]从幼胚组培变异产生的体细胞无性系中选育出场麦158抗赤霉病突变系,继承了来源供体亲本的高产优良性状,赤霉病抗性级数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4.
75.
选择了6个不同致病力的亚细亚镰孢菌菌株,提取纯化碱性蛋白酶,利用蛋白酶活性电泳的方法对其进行特性分析,研究其致病力与其产碱性蛋白酶的相互关系。亚细亚镰孢菌产生的碱性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0~40℃,最适反应pH值为7.5~8.5,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型。菌株致病力强弱与其产碱性蛋白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细亚镰孢菌产生的碱性蛋白酶可能与真菌的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76.
利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100个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00个小麦品种(系)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平均值为0.40%,中等及以上赖氨酸含量的品种(系)有53个,占全部供试品种(系)的53%,其中宁麦9号、宁0078、宁9-18、宁96048、扬麦13号、910084、安92484、渝98767等 8个品种(系)的赖氨酸含量最高,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8%.  相似文献   
77.
小麦赤霉病抗源望水白的QTL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36对SSR引物中共有74对在小麦(Tritium aestivum)抗、感亲本之间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达31.7%.对小麦望水白/安农8455群体的SSR分析表明,在2年资料中都出现的与抗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连锁的SSR标记有14个,主要分布在染色体3B和2A上.利用Map Manager QTX软件构建连锁图和QTL定位,有38个标记主要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3B、2A、5A、6B和7B);根据3年的抗性资料分析,3B上的QTL分别位于XBarc133~Xgwm389、XBarc133~Xgwm389和Xg-wm533.1~Xgwm493之间,LOD为2.58、6.49和2.45,分别能解释10%、23%和9%的表型变异.2001年和2003年的抗性资料分析表明,2A上存在2个抗性QTL,都位于Xgwm95~Xgwm372之间,LOD分别为2.82和2.93,均能解释11%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78.
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寻找更多与小麦产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利用江苏地方品种望水白与墨西哥小麦品种Alondra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04个家系),在3个试验环境下进行了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的QTL分析,结果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单株有效穗数相关、可以解释10.3%~18.8%表型变异的QTL1个;检测到与主穗粒数相关的QTL8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3B、4A、5D、6B上和连锁群4上(未知具体染色体归属),单个QTL可以解释9.9%~19.9%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单穗粒数相关的QTL11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2A、2B、3B、4A、5D、6B和7A上,单个QTL可解释7.5%~43.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千粒重相关的QTL5个,分别位于2A、2B、3B、4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9.6%~25.7%的表型变异。获得的QTL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79.
取不结球白菜OguCMS 5d苗龄的下胚轴 ,在 2 0mg/mL纤维素酶 (OnozukaR 10 ) ,10mg/mL果胶酶 (MecerozymeR 10 )及CaCl2 ·2H2 O 10mmol/L、KH2 PO4 0 .7mmol/L、甘露醇 0 .5mol/L的酶液中游离 36h ,50 0r/min下离心收集下胚轴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KM8P1附加 2 ,4 D 0 .5mg/L、 6 BA 0 .2 5mg/L、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 2 1d形成小愈伤组织 ,经MS附加 2 ,4 D 1.0mg/L增殖愈伤组织 ,在MS附加 6 BA 10 .0mg/L和NAA 0 .3mg/L培养基上进行芽分化培养 ,并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根 ,14d后即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0.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菌株进行穗部喷雾和单花滴注接种,评价了10个小麦抗源的赤霉病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积累抗性。结果表明,望水白、苏麦3号、延岗坊主、繁60096属于高抗品种,Frontana表现感病,其余品种表现中抗。除Frontata外,所有抗源DON含量在3 mg/kg以下。不同接种方法间、不同致病菌株间的病小穗率和DON含量以及同一处理内的病小穗率和DON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利用与已报道的赤霉病抗性QTL相关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比较扩增产物等位位点的差异,除4B染色体的GWM113标记外,其余标记在品种间具有2~8个等位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14~0.85。单倍型分析表明,延岗坊主具有与望水白一致的3B主效QTL的SSR标记位点,扬麦158和新中长分别在2D和4B上具有多个与武汉1号一致的抗性QTL相关SSR位点,翻山小麦在3B和6B上具有多个与苏麦3号或望水白一致的抗性QTL相关SSR位点,繁60096在2D上有多个与武汉1号一致的QTL相关SSR标记,而镇麦7459和温州红和尚与已报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多数SSR位点不一致,可能具有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