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西瓜种质资源种子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02份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单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11项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单瓜种子数、千粒重、种子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形指数和种皮底色等11个性状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介于0.69~2.05之间,参试材料中,种皮底色为灰黄色的品种居多,种子表面光滑的品种居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与单瓜种子数、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单瓜种子数与种子厚度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厚度、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厚度与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黄瓜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是大田和温室栽培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在明确了溶剂(95%乙醇和环己酮)和吐温20对黄瓜植株生长及黄瓜白粉病病情无影响的前提下,配制姜黄油溶液,通过温室盆栽活体试验测定其对白粉菌的活性,得到姜黄油对白粉菌的毒力回归方程,EC_(50)为0.63 mg/L,低于对照药剂400g/L氟硅唑乳油的EC_(50)14.01mg/L。对田间成株期黄瓜进行药效试验,发现姜黄油溶液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上粉斑明显减少。施用姜黄油3次,处理后7 d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0.75%、88.59%、82.27%,均高于400 g/L氟硅唑乳油的防效。  相似文献   
63.
为推动宁夏西瓜产业的发展,解决不合理灌水施肥造成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控制西瓜病害的发病率,提高产量、品质。试验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产量为目标函数,以整枝、密度、施磷量、施氮量4个因素为因变量,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因素效应分析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密度、氮肥、整枝、磷肥;因子间交互效应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整枝×密度、磷肥×氮肥、整枝×磷肥。采用2~3蔓整枝,施纯氮150~180 kg/hm2,施磷肥(P2O5)150~180 kg/hm2,密度8万株/hm2,可使产量达到60000 kg/hm2以上的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该方案可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使用量,为宁夏西瓜产业高产高效栽培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和烤房的自动化烘烤水平,通过安装自动变频控制仪、自动烟囱闸火门和助燃风机保护器来提高密集烤房精益控制程度,改善烘烤质量。结果表明:使用精益控制烤房烘烤烟叶能显著提高烤房对装烟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烘烤的能耗成本降低了13.40%,每千克干烟的烘烤收益增加了27.11%;助燃风机保护器能够显著降低助燃风机停机状态下机壳表面的温度,并大大减少风机的损耗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提高玉米氮效率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花后叶片的衰老和玉米的氮效率密切相关。为此,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叶片衰老过程与氮转移效率的关系,尤其是不同玉米品种氮转移效率差异的分子机制。 【方法】 田间试验选择中度绿熟玉米品种先玉335 (XY335) 和持绿玉米品种NE9为供试作物,设施N 45,120和240 kg/hm2三个水平。测定了玉米吐丝期以及吐丝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和成熟期茎、叶、籽粒氮含量和花后绿叶面积,吐丝期及吐丝后14 d、28 d、42 d和成熟期叶片氮浓度,以及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中SPAD、可溶性蛋白浓度、游离氨基酸浓度和ZmSee2β (玉米叶片中协同衰老的蛋白酶–豆荚蛋白的基因) 基因表达的变化,计算了叶片氮转移效率。 【结果】 品种XY335具有比品种NE9更高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品种XY335的籽粒产量较品种NE9增加更加显著。虽然两个品种的收获指数没有差异,但是品种XY335的氮素收获指数高于品种NE9,并且品种XY335营养器官的氮转移效率高于品种NE9,整体高8.28个百分点 (P < 0.05)。品种XY335叶片氮转移效率比品种NE9高出12.89个百分点,而二者茎的氮转移效率没有差异。品种XY335花后叶片中氮浓度开始降低的时间早于品种NE9,在低氮条件下尤为明显。成熟期时,三个氮水平处理下品种XY335叶片中的氮含量均低于品种NE9。从吐丝期到灌浆期,品种XY335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降解率高于品种NE9,其中N45处理下高16.5个百分点,N120处理下高6.2个百分点。从吐丝期到灌浆期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不断增加,而品种XY335叶片中的增加幅度大于品种NE9。从吐丝期到灌浆期叶片中 ZmSee2β基因表达量增加,而随施氮量减少品种XY335叶片中表达量高于品种NE9,表明品种XY335叶片中蛋白降解得更加迅速。 【结论】 相对于绿熟品种NE9,品种XY335具有籽粒产量高和籽粒氮素积累强的特点。这不仅由于吐丝后品种XY335具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而且因为品种XY335有更高的叶片氮转移效率。品种XY335叶片氮转移效率高可能是因为控制蛋白质降解的ZmSee2β基因表达能力强,提高了叶片中蛋白质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66.
选用4个西瓜品种(‘西农八号’‘花籽京欣’‘新红宝’和‘郑杂五号’)8个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6个杂交组合,对16个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配制杂交组合对农艺性状的改变有极显著作用;主蔓长度、果形指数及果实发育期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大,育种中适合早期进行选择。‘西农八号’母本在单果质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是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根据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大小对亲本优劣进行排序,8个亲本优劣排序为‘西农八号’母本‘郑杂五号’母本=‘新红宝’父本‘西农八号’父本‘花籽京欣’父本‘新红宝’母本‘郑杂五号’父本‘花籽京欣’母本。  相似文献   
67.
城市化建设带动了园林高职教育的繁荣,从历史和现状剖析了当前园林高职教育体系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两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明确园林高职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加强对传统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和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和技能相结合的特色性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宁乡烟区烤烟上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采用‘云烟87’设计低成熟度(M1)、中等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采用η2值分析采收成熟度和叶位及其互作对烟叶物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时间推迟,烟叶的含梗率下降,叶片厚度增加。M2单叶重较M1、M3分别高7.64%和12.79%,叶片厚度分别高11.70%、-14.37%,含梗率分别高-4.54、1.33个百分点,平衡含水率分别高0.14、2.86个百分点,叶质重分别高14.59%、39.81%,物理特性指数分别高7.31%、7.01%。采收时间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效应为35.04%,叶位为29.98%,采收时间和叶位互作为34.98%。采收成熟度对物理特性指标影响由大到小表现为叶质重>叶片厚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单叶重。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第13叶位外观特征为:叶面变黄70%~80%,茸毛大部分脱落,叶面有光泽,褶皱,有少许粘手感,主脉变白4/5,支脉变白1/2,叶缘卷曲起皱,叶尖下勾,叶面有成熟斑。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解决乳品行业终端产品因吸管破裂影响产品完美性的问题,同时为吸管入厂检验标准提供可靠检测依据。[方法]利用一定质量的砝码从固定高度自由落体落下撞击吸管,观察吸管被撞击部位的破裂状态,对吸管抗冲击性能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吸管撞击试验仪应用于检测。[结果]吸管抗冲击性能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吸管到厂准入项目的检测,吸管撞击试验仪的应用可以提升检测效率,是吸管到厂质量监控的有效检测措施,同时也实现了吸管抗冲击性能检测的“数智化”。[结论]该项研究实用性高,吸管撞击试验仪的使用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检测效率,作为行业内有效的试验方法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0.
探讨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Authorware,制作应用于室内与家具装饰材料教学过程的多媒体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