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了给藜麦再生组培和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为藜麦优质基因资源的发掘、功能验证和藜麦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系选品系藜麦(编号:2013-BL113)和台湾红藜为试验材料,对藜麦茎段、子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茎段的愈伤组织增殖体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为茎段,2个品种在MS和C17培养基2,4-D浓度在0.4~2.0 mg/L中用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都为100%;MS和C17相比,MS培养基更适合藜麦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台湾红藜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6 mg/L 2,4-D,2013-BL113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2 mg/L 2,4-D。在愈伤组织增殖优化试验中,不同藜麦品种最佳增殖培养基不同。台湾红藜最优增殖组合为A1B3C1D3,增殖率为797.89%。2013-BL113最优增殖组合为A1B1C1D1,增殖率为300.00%。6-BA对藜麦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2.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