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大田叶面喷施的方式,比较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与糖分合成的差异,研究了大豆叶片的糖分积累特点.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其中在喷药后15~30 d,DTA-6处理的蒸腾速率下降幅度要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在喷药后5~30 d,各处理及对照的气孔导度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表现为各处理及对照在10 d与20 d分别出现一高峰值,至喷药后30 d,各处理及对照的水分速率和气孔导度值变化规律一致,具体表现为:SODM>氯化胆碱(Cc)>DTA-6>CK.SODM和DTA-6处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其中SODM调节剂显著的提高了大豆可溶性糖输出量、淀粉转化率以及淀粉积累速率,而Cc处理在喷药后5~30 d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蔗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大豆经叶面喷施SODM和DTA-6可以有效的调控叶片中糖分合成、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2.
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新种质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育种中,其诱变的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诱变育种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电离辐射诱变、离子束注入诱变、激光诱变、微波诱变、磁诱变育种、化学诱变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航空诱变育种;对其诱变机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3.
用壮丰安与大豆种衣剂混合拌种,研究壮丰安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壮大安延迟大豆出苗期;(2)壮丰安可以降低株高,增加分枝;(3)壮丰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倒伏;(4)壮丰安可以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24.
以绿豆品种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材料,研究了P0(无磷)、P1(磷酸二铵,225 kg/hm~2)、P2(双活力二铵,225 kg/hm~2)和P3(1/2双活力二铵,112.5 kg/hm~2)4种磷水平对绿豆植株干质量、根系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改良磷肥双活力二铵(主要成分为磷酸二铵+木质素等辅剂)在绿豆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均明显增加V3—R6期绿豆植株的干质量,且均以R6期P3处理干质量最大,其中绿丰2号地上部干质量较P0和P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57.55%和34.31%,根系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19.63%和11.84%;绿丰5号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30.29%和21.62%,根系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36.66%和34.56%。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均显著增加两品种R4期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明显增加V5期平均根系直径和R4期总根体积,显著增强R6期绿丰2号和绿丰5号净光合速率;P2和P3处理均明显增加R4期和明显降低R6期绿丰2号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R4期绿丰5号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生育后期(R2、R6期)绿丰5号叶片和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可明显增加绿丰2号茎粗和绿丰5号株高,明显增加两品种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粒质量,其中绿丰2号P3处理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粒质量分别较P0和P1处理增加14.85%和48.28%、15.41%和13.26%、16.94%和44.16%;绿丰5号P3处理则分别较P0和P1处理增加46.51%和11.35%、3.34%和8.70%、51.20%和28.20%。可见,改良磷肥双活力二铵能够有效促进绿豆植株的生长,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植株抗逆性,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植株后期同化物的积累,最终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25.
以大豆垦丰14为材料,利用Planteye F500三维扫描仪定量研究烯效唑对淹水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建立三维表型参数与形态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淹水处理降低了大豆株高、数字生物量、叶片倾斜度、植株3D叶面积、投影叶面积和光穿透深度等形态指标,分别较对照下降20.51%、45.25%、15.60%、31.22%、18.67%和26.59%。喷施烯效唑降低了淹水处理下大豆数字生物量、株高、3D叶面积、投影叶面积以及光穿透深度,并较淹水处理低22.50%、19.25%、5.94%、14.80%和56.12%。大豆植株实际叶面积、3D叶面积、投影叶面积三者呈正相关关系。通过部分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PAD值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与色调值、光穿透深度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结果为表型组学与作物栽培学的结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水稻光合作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以光合作用为中心,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稻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为中心,较全面地介绍了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并着重介绍了矿质养分和不同基因型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今后如何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为明确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促进新型调节剂的实际应用,以大豆合丰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P_2和CGR_3浸种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豆盛花期(R~2)和盛荚期(R4)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胞间CO_2浓度,分析了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的浓度下均可使大豆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100 mg·L~(-1)AP_2和50 mg·L~(-1)CGR_3浸种浓度处理使合丰50的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90%和11.30%。应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大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由此,初步推断AP_2和CGR_3使大豆增产可能与调节剂对叶片光合生理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8.
脱落酸、多胺和乙烯是三种逆境激素,本文就这三种激素在逆境中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简要的综述,为化控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带状复合种植和清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差异,2015年和2016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清种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种玉米相比,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2015年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略小于清种玉米,但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大于清种玉米,有利于玉米籽粒内含物质的积累,而2016年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大于清种玉米;(2)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除叶绿素含量略小外,清种大豆的各光合生理指标均大于带状复合种植;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均大于清种大豆,且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穗粒数、穗重、籽粒重,虽产量较清种略有降低,但总经济效益高于清种;(4)带状复合种植大豆较清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有所降低,且产量明显下降,但总体经济效益高于清种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且对于增加玉米和大豆总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为合理利用大豆种质资源,选取适合在雷州半岛种植的大豆品系,本研究对42份大豆种质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主茎节数和结荚节数变异系数最小;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3.403%,主要反映了产量性状因子、株型因子和粒重因子等主要特征特性。根据农艺性状相似度将42份种质材料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又分为2个亚群,其中隆昌大黑豆和本地黄豆表现最好,适宜在雷州半岛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