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4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遵循农牧科技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化农牧科技资源,大幅度提高农牧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新阶段推动西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2.
青稞倒伏是生产上的异常现象。倒伏原因多种,致使产量大幅度降低,品质变劣,不适应人工和机械化收割,加大收获的投工量,是青稞高产稳产的最大障碍之一。青稞倒伏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或减轻青稞倒伏。’  相似文献   
43.
依靠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提高天然草场的植被恢复效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西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下,经上千年生长形成的植被类型,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生长。而依靠当地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提高西藏天然草地植被恢复效率的必然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提出了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5.
西藏引种苦荞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西藏本地荞麦农家品种退化、混杂严重,单产水平低等问题,2014年~2016年在拉萨引种13份荞麦品系进行鉴定和栽培试验,筛选出高产、稳定性好的优质荞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不同年份产量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单产以‘云荞2号’最高,为3597.6 kg/hm2,比对照增产51%;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对产量影响呈正相关,差异较显著;高稳评价表明,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云荞2号’、‘西荞5号’;产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云荞1号’。该研究旨在为西藏地区荞麦品种鉴定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藏西北地区气候干湿状况,采用研究区近30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彭曼公式,分析了藏西北气候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西北地区水分盈亏量总体表现为水分亏缺的分布特征,无论年水分亏缺量,还是季节水分亏缺量,其分布均由西向东逐渐减少;近30年来藏西北地区年和不同季节水分亏缺量基本呈减少趋势,表明水分亏缺有缓和的趋势;夏季水分亏缺量减幅最大,春季次之,秋季减幅最小;年、夏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存在显著突变规律;水分盈亏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基本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风速减少可能是导致水分亏缺量减少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7.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历经19年选育的青稞新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主推品种,为做好"藏青2000"主推品种良种繁育工作,本文介绍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种子田选择、管理及不同生育期"藏青2000"与杂种的识别和去杂去劣等技术,供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部门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48.
植物物候是植物为适应其生长环境而呈现的节律性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最敏感指示器之一。为了探讨高寒植物对其生长环境水热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本研究利用开顶式模拟增温装置进行增温,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 Grah. Ex Bunge)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返青、枯黄物候和生长期长度对2016—2019年季节性不对称性增温(全年、生长季增温)的响应特征和机理。研究发现:茎直黄芪的平均返青物候在年际间差异极显著;2019年与其它年份比较显著提前了茎直黄芪的返青物候;增温未影响茎直黄芪返青物候;与对照比较,全年和生长季增温分别延迟了茎直黄芪枯黄期7.7和1.9 d,缩短了其平均生长期长度1.7和14.5 d;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增温提前植物的返青物候,延长其枯黄物候,导致生长期延长,自然水分条件相对较低时则相反。综上分析,水分条件是该区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通过引进、筛选和示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密度、肥料等试验研究,并结合区内外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最新技术成果,研究和形成了适宜西藏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白朗县种植业科技成果的主要成效和主要经验,提出了提高粮油单产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