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西藏作物制种与种业科技创新基地”于2022年1月建设完成,目前处于试运行过程中。该文通过阐述基地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在种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下一步更好地运行该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药用及观赏的野生花卉,西藏龙胆科植物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学界对于西藏部分资源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对于西藏龙胆科植物的研究还较少,在此基础上对该科属植物的已有的种植方法及部分功效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3.
以那曲不同区域为例,以区域特性为抓手,利用具有一定热量、水、土壤等条件的裸荒地、鼠荒地、畜圈暖棚和房前屋后闲置地等,以集中资源、集中科技为原则,建立适度规模化的饲草基地及家庭人工草地,积极推进“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步解决那曲草地畜牧业的短板问题。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探明不同施肥组合对高寒旱作区域苦荞产量的影响,实现最佳苦荞产量目标下的最优施肥方式和施肥组合,一方面提高苦荞的产量,另一方面降低肥料的施用量,进而减少农田的面源污染.结合拉萨河谷区域的苦荞种植和肥力特征,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肥料效应方程,探索苦荞的最佳施肥模式和最优肥料配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对苦荞产量表现的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施肥方式为N2P2K3(氮、磷、钾含量分别为34.5,36.0,30.0 kg/hm2)下苦荞的产量最高;肥料互作效应分析显示氮、磷互作效应最高,土壤养分限制产量分析显示其提高顺序从大到小为 N,P,K;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推荐苦荞最佳施肥量尿素施用量 44.50 kg/hm2、过磷酸钙用量256.17 kg/hm2、硫酸钾 40.82 kg/hm2.  相似文献   
125.
为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剖检法和PCR法对西藏部分地区的281只羊的各组织样品进行羊棘球蚴检测,通过SPSS 27软件对281只羊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羊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以优势比(OR值)判定这些因素引发感染的危险性。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区域内羊棘球蚴均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其感染率为37.01%(104/281),其中仲巴县感染率最高,达62.26%(66/106),其中4个县区感染率均在20%~30%。年龄差异和海拔因素与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呈正相关,不同采样地点和不同羊的(绵羊、山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差异显著,不同采样时间羊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其中,羊年龄差异是西藏部分地区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对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家畜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