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7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林业   1406篇
农学   1205篇
基础科学   1120篇
  948篇
综合类   6291篇
农作物   762篇
水产渔业   514篇
畜牧兽医   3520篇
园艺   1300篇
植物保护   425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66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四川猪链球菌Ⅱ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猪的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三株猪链球菌分离株,经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最终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通过对其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MRP和EF均为阳性。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Ⅳ、羧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肤肟等抗菌药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2.
植物源性提取物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开发与利用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确保食物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腐败、变质等现象,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天然植物源提取物用于防腐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展望了植物源提取物在食物防腐方面的开发应用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天然植物源防腐剂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实验以冬凌草为原料,采用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冬凌草与麸皮比、固液比和接种量为影响因素,以纤维素酶活力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优化固态发酵条件。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冬凌草与麸皮比为13.9(gg),固液比为11.7(gml),接种量为1.6%,基础营养盐液pH值为7,发酵温度为31℃。在此条件下,发酵72 h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6.49 U/g,粗纤维降解了10.56%,粗脂肪提高了16.72%,粗蛋白质提高了21.94%,营养价值得到提高。本实验为冬凌草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4.
选择体重100~110 kg健康的大约克16头、杜长大18头进行试验,研究大约克及杜长大的肉品质及屠宰时血液理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肉质性状大约克和杜长大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大约克和杜长大猪的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肌内脂肪、蛋白质、干物质、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屠宰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杜长大猪显著高于大约克7.41%,其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5.
枣庄黑盖猪与引进猪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庄黑盖猪是存养历史悠久的一个山东地方猪群体,对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其杂交特性缺乏了解。研究针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体,采用Illumina Porcine SNP55芯片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SNP遗传标记,分析枣庄黑盖猪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其与山东省主要引进猪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枣庄黑盖猪群体内多样性较高,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2)枣庄黑盖猪与5个引进猪种存在大的遗传分化,枣庄黑盖猪与巴克夏猪群体遗传距离和净遗传距离最大,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和净遗传距离最小;3)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枣庄黑盖猪在系统发生树上单独聚类成一个分支,特征性亚群在群体中所占比例为0.826,故枣庄黑盖猪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特征,是一个受引进猪影响较小的地方猪群体。  相似文献   
186.
试验通过气爆前处理结合固体发酵香蕉皮制作生物饲料。用气爆过的香蕉皮作为主要原料,接种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种进行固体发酵,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培养基。研究表明发酵时间为4 d时,粗纤维降解率29.13%,粗蛋白含量提高19.60%,CMC酶活力63.4017 U/g,滤纸酶活力32.1037 U/g,木聚糖酶活力252.81 U/g。经过固态发酵后的汽爆香蕉皮有望作为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187.
笔者对河南省14个地市的26个种猪场进行了口蹄疫O型抗体、口蹄疫感染抗体和口蹄疫病原监测。对被监测种猪场随机抽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进行O型抗体检测,采用非结构蛋白ELISA进行感染抗体检测,采用荧光RT-PCR进行口蹄疫病原检测。口蹄疫O型抗体个体阳性率≥7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79.62%;口蹄疫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1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80.77%;口蹄疫病原场群阳性率为0%。笔者对种猪场口蹄疫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8.
为获得草坪蘑菇圈病原菌拮抗生防菌剂的优化参数,本研究以拮抗蘑菇圈病原-肉褐麟小伞菌(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P01为目的菌,对其分别进行液、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类型及初始pH等条件,对最佳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物料、外源养分、发酵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最佳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条件下,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菌丝体干重含量最高,而在青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CSE)中有效菌数最高,且该发酵液对蘑菇圈病原的抑菌效果最佳,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最佳发酵条件为30℃、5d;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最适发酵培养物料为经浸提法去营养化的青秸秆粉,外源添加养分为料水比1∶50的青秸秆粉浸提液,最适发酵条件为33℃、9d。以上优化参数为草坪蘑菇圈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9.
为了研究不同方法提取东北林蛙基因组DNA的纯度差异,试验以东北林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盐浓度抽提法、苯酚/氯仿抽提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十二烷基磺酸钠法(SDS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均能获得完整的基因组DNA,可以用于PCR扩增。高盐浓度抽提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制得率最高,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能够满足提取大量DNA的需求;其他3种方法需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试剂且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0.
为了探究银杏叶-辣木叶发酵物(简称CLGM)对异育银鲫生长发育、消化功能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300尾健康的异育银鲫鱼苗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其他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10%、15%的CLG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测定鱼体生长性能,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各组异育银鲫的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肝体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5%添加组和10%添加组增重率较对照组高,其中10%添加组的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2)各试验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脂肪酶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其中10%添加组和15%添加组与对照组及5%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3)各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提高,其中10%添加组和15%添加组提高显著(P0.05)。说明在饲料中添加CLGM能提高鱼的平均增重率,可以有效地替代部分鱼粉作为饲料蛋白原料,满足鱼的正常生长需求;同时还能增强其消化能力和肝脏抗氧化能力,适宜添加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