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哈密瓜汁为试材,研究了低温灭菌条件下微波功率、微波次数对哈密瓜汁品质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汁经灭菌处理后,常温条件下其pH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室温存放第2天,600W与900W处理的pH值较初始变化不显著,均保持在6.0以上;果汁无异味;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处理对POD活性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微波处理的效果优于巴氏杀菌,其中微波600W与900W处理效果显著优于300W。  相似文献   
102.
在大理金光寺、楚雄化佛山和昆明筇竹寺3个研究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下分别设置样地,对红菇科真菌进行详细调查,共采集713份红菇科真菌标本,分属于71种,其中红菇属49种,乳菇属22 种曰共有食用菌49种,药用菌17种,毒菌10种曰按不同月份、林龄、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海拔、坡向、坡度及腐殖质厚度对红菇科真菌的物种数、子实体数、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菇科真菌的生态分布与月份、林龄、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显著相关,而坡向、坡度和腐殖质厚度对红菇科真菌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1-MCP处理对常温运输甜瓜货架期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甜瓜远途常温保鲜运输技术,以新疆精品甜瓜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质量浓度1μL·L-1的1-MCP处理后结合常温远途运输,研究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货架期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期1 d,1-MCP处理组果实硬度较对照组高15.6%;1-MCP处理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趋势,推迟了甜瓜腐烂发生时间约为3 d,并显著降低了甜瓜的腐烂率;延缓了果实细胞膜渗透性的增大;抑制了甜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说明1-MCP处理在甜瓜常温运输中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持甜瓜货架期品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LMDI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科学制定,并对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基于扩展的Kaya模型和LMDI分解法定量分析了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五个因素对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拉动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变动也对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作用强度不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抑制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文中对制约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延伸性讨论,认为中国实现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重点在于抑制因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而引致的碳排放过快增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消费两个层面,提出了抑制碳排放不合理增长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5.
1发展优质青贮玉米意义 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不应再把玉米单纯看作粮食作物,应将玉米定位在主要饲料作物上,为达到优质饲料玉米的要求,应积极进行玉米专用类型及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青饲玉米.  相似文献   
106.
黄友均  许建  黎泽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97-7598,7600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19项指标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思路和过程,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合肥"十五"期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研究。最终选取3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计算得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结合定性方法,对合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讨论得到:"十五"期间,合肥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逐年上升,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人均耕地面积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对合肥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负面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布局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验证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甘露糖受体C1型基因(mannose receptor C-type 1, MRC1)是C型凝集素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其编码的甘露糖受体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MRC1基因在哺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但在鱼类中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频繁暴发,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本研究首次在鲤(Cyprinus carpio)全基因组范围鉴定MRC1基因,共发现11个基因拷贝,并进行了功能域预测、共线性分析、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MRC1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保守程度较高。拷贝数比较分析发现,MRC1基因在不同物种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拷贝现象,在多数鱼类中发现2个拷贝,而在鲤中发现多达11个拷贝。同时,比较了各拷贝在健康鲤脑、肌肉、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免疫相关组织脾脏中的表达量相对高于其他组织。进一步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4、12、24 h后在鲤脾脏中的表达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拷贝的表达特征各有差异,其中,HHLG13g0734在...  相似文献   
108.
不同保鲜处理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保鲜处理类型对甜瓜采后的影响,以新疆精品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室温条件下保鲜剂(1-MCP)、杀菌剂以及杀菌剂复合1-MCP等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对延缓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品水分含量,并保持果皮颜色等方面效果显著。杀菌剂则对腐烂率降低效果更显著。复合保鲜处理能够有效发挥两者优势,对生理失调和病害衰老引起的采后问题有良好抑制效果。综合来看,常温条件下复合保鲜处理的贮藏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保持甜瓜品质,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109.
110.
赵紫霞  张研  曹顶臣  孙昭宁  许建  徐鹏 《水产学报》2017,41(12):1829-1837
为发掘适用于基因工程抗病育种的鱼类启动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鲤Rab GTP酶(Ras-associated binding-GTPases 1a3,Rab1a3)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证实该基因在鳃、头肾等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的组织内转录水平较高,且免疫激活后转录显著增强,符合基因工程抗病育种所需的外源免疫基因转录模式。从鲤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中,使用Rab1a3基因特异引物筛选获得包含该基因区域的文库克隆,测序获得该基因完整序列,以及上下游调控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到长度为1014 bp的鲤Rab1a3基因启动子序列,该启动子不具有典型的TATA盒或CpG岛特征,存在多个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草鱼肾组织细胞系内验证该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都能够在该启动子驱动下表达,证实该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且启动子活性在受到免疫诱导后增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启动子活性在免疫刺激后增强至免疫刺激前的8.67倍。研究表明,鲤Rab1a3基因启动子有望被开发成为免疫诱导型的基因工程元件,驱动外源免疫基因在鱼体内适时表达,抵御外界病原感染,同时避免非必要条件下的过度表达形成生长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