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77篇
  62篇
综合类   547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培养条件、pH、接种量、含磷量、不同碳源等条件对光合细菌解磷能力的影响。在30℃、光照微好氧培养、培养基以苹果酸为碳源、磷质量浓度为0.35g/L、pH6.0、装液量100mL/250mL、接种量为体积分数10%时,光合细菌生物量和解磷率都可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2.
目前甘薯中针对SNP位点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的报道较少。为开发甘薯特异SNP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测序,筛选稳定的SNP位点,将其开发为基于HRM技术的分子标记,并在甘薯种质材料中进行验证。通过对23个甘薯种质材料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分析,共发现835 756个SNP多态性位点,筛选其中的3 650个含有SNP多态性位点的高质量测序片段,成功设计了134对引物;初步验证发现,22对(16.42%)引物没有扩增产物,15对(11.19%)引物扩增产物2个以上,36对(26.87%)引物的扩增产物没有差异。61对(45.52%)引物在8个样本中的扩增特异性好,而且样本之间有差异。最后筛选34对扩增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52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扫描,发现材料间多态性介于27.27%~90.91%之间,平均多态性达到59.35%。聚类分析表明,参试52份甘薯种质材料之间的差异较小,多数材料与骨干亲本南瑞苕、徐薯18之间关系较近,国外引进甘薯材料和地方品种差异较大。建议在今后甘薯育种中尽量选用地方品种和国外甘薯品种,从而更好地拓宽甘薯遗传背景。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和HRM技术开发甘薯SNP分子标记的新思路,为今后甘薯SNP分子标记开发提供了参考。同时本研究开发的甘薯分子标记,丰富了甘薯分子标记类型,为甘薯研究者开展快速的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微生物残体碳是土壤稳定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究不同冻融强度下东北黑土区土壤真菌和细菌残体碳的变化和积累特征,以及玉米秸秆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以加深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和微生物调控机理的认知,为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供试材料为玉米秸秆和黑土。设置3个冻融强度处理:弱冻融(融冻温度/冻结温度为5℃/?4℃)、强冻融(融冻温度/冻结温度为5℃/?9℃)和5℃常温对照,每个冻融处理分别设置添加和不添加玉米秸秆处理。一个冻融循环为土壤样品在5℃培养24 h,逐渐降低温度至冻结温度,保持48 h,然后升温至5℃,直到总时间96 h (4天),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冻融试验共进行了16次循环,总培养周期为65天。在第0、3、8、12和16次冻融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氨基葡萄糖(真菌残体标识物)和胞壁酸(细菌残体标识物)含量,分析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结果】  不添加玉米秸秆条件下,强冻融处理在前期较恒温对照显著增加了真菌和细菌残体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残体碳比值(F/B),而弱冻融处理相关指标较恒温处理则变化不明显;在第16次循环,强冻融显著降低了微生物残体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加了F/B值。在恒温和弱冻融处理中,添加秸秆在前期促进了真菌和细菌残体碳的累积,但在第16次循环,降低了真菌和细菌残体碳含量;而在强冻融处理中,添加秸秆则在试验结束时显著增加了细菌残体碳含量,降低了F/B值。试验结束时,添加秸秆后不同冻融强度对微生物残体碳贡献率影响不大。  【结论】  反复多次强冻融会降低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尤以细菌残体碳损失比例更大。添加玉米秸秆对真菌残体碳积累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增加细菌残体碳的积累,增加细菌残体碳的比例和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强冻融对微生物残体碳累积的不利影响。因此,添加秸秆可提高反复强冻融土壤中微生物源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以陕西省泾阳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泾阳县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农村金融对泾阳县农业产出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格兰杰检验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是泾阳县农业产出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农业产出并不是泾阳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泾阳县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泾阳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在短期内对泾阳县农业产出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较小;泾阳县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在短期内并不会较快促进泾阳县农业产出的增长。整体而言,泾阳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泾阳县农业产出的带动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5.
为定量评估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结合野外采样和浸水试验对官司河流域7种林分枯落物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林分枯落物蓄积量范围为4.49~13.19 t· hm-2,其中马尾松纯林最大,麻栎纯林最小;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深和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且纯竹林最大,分别为2.87 mm和9.77 t· hm-2。枯落物层持水量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均显著。各林分0~30 cm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37.1%~54.3%,竹林和松栎混交林的表层土壤有效持水量最大,分别为256.52、44.5 t· hm-2。纯竹林、松栎混交林持水效果较好,可作为水源涵养林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研究抗菌肽天蚕素对鸡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盲肠主要菌群以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质量相近的固始鸡450羽,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了500 mg/kg抗生素以及100 mg/kg、200 mg/kg、500 mg/kg天蚕素的日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200 mg/kg天蚕素可显著提高1~21日龄鸡平均日增质量、降低料质量比(P0.05);日粮中添加200~500 mg/kg天蚕素能显著增加鸡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的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V/C值)(P0.05);添加500 mg/kg天蚕素能够有效地减少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同时又提高乳酸菌数量,并可显著增加鸡血清IgA、IgG、IgM含量(P0.05),添加200~500 mg/kg天蚕素可显著增加血清补体4(C4)含量(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适量添加天蚕素可以提高鸡的生长性能,改善鸡肠道黏膜形态,抑制肠道有害菌的增殖并刺激有益菌的增殖,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7.
阳要才 《北京农业》2014,(24):139-140
气象现代化作为社会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对农业生产而言,气象服务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此,以湖南省安乡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为依据,对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8.
高白鲑(Coregonuspeled)原分布于N50°以北的俄罗斯境内,尤其以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流域为多。高白鲑属冷水性鱼类。该鱼适应性强、生长快、性成熟早、易捕捞、肉味美,又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是俄罗斯主要的移植鱼类。该鱼作为新的增养殖对象也引起了其它国家的重视,欧洲等国及日本纷纷进行引种和移植。我国黑龙江地区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引种,并进行了池塘养殖和人工繁殖试验(李怀明等,1988,1991),但在大型水体中进行移植增殖获成功未见报道。2003年黑龙江省从新疆引进高白鲑稚鱼36万尾,放养到五大连池市山口水库,生长发育良好。2006…  相似文献   
109.
110.
将药用真菌灵芝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 得到药性菌质, 并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 分别按0. 5%、1. 0%、2. 0%的比例添加到鲫基础日粮中, 通过检测鲫肝、肠中溶菌酶含量和养殖水体的pH、氨氮、溶氧等指标以及称其体重, 以研究其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促生长的影响和药性菌质对养殖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药用真菌发酵产物都能够提高鲫肝、肠溶菌酶活性水平, 其中以在日粮中添加比例为0. 5%的肝中溶菌酶活性最高(P < 0. 05); 而添加1. 0%的肠中溶菌酶活性最高(P < 0. 05); 添加1. 0%的鲫体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 9%, 而不同比例的药性菌质对水质的pH 高于对照组, 水中氨氮浓度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溶氧 量变化甚小, 试验组各项测定结果呈现一定的波动, 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 0.05)。药性菌质可改善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增强鱼体代谢, 但对养殖水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