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6篇
  3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天然优势菌种生物肥在甘蔗上的农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株根区是微生物寄居的密集地,当根周围有益微生物比有害微生物多时,植株就能健康生长.然而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有害微生物控制了整个根区时,便导致植株患病,生长不正常,产量下降,甚至死亡.开发有益的天然优势菌种应用于农业,是当前生物肥料的导向.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索以钙硅钾等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土壤调理剂(营养型阻控剂)对镉(Cd)超标菜园土旱改水时水稻(OryzaSativa L.)生长及其Cd吸收的影响,于2014年下半年在Cd超标菜园土中施用营养型阻控剂,对不同用量(分别为0、1.5、3.0、4.5、6.0 g·kg-1,分别记作CK、T1、T2、T3、T4)营养型阻控剂的水稻盆栽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型阻控剂对菜园土中水稻生长没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没有提高稻谷产量。供试水稻品种黄超占各部位Cd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根>茎叶>稻米>稻壳,且各部位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所有处理稻米Cd质量分数均低于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Cd限量指标;与CK相比,营养型阻控剂显著降低糙米、水稻茎叶、水稻根的Cd质量分数,且呈现随营养型阻控剂用量增加而降低效应更佳的剂量效应;与CK相比,处理T4对稻米、水稻茎叶、水稻根三者Cd质量分数的降低效应最佳,降幅分别为32.8%、39.7%、24.4%;营养型阻控剂显著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稻谷中Cd的累积量。施用营养型阻控剂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提高的最大值为0.3个单位,但对土壤DTPA-Cd质量分数有提高作用(处理T1的DTPA-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CK、T3)、对土壤有效态硅质量分数有降低效应(处理T2、T3的有效态硅质量分数显著小于CK)。营养型阻控剂可适用于Cd超标菜园土,通过降低根Cd生物富集系数来显著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稻米Cd质量分数,本盆栽试验中营养型阻控剂降低稻米Cd质量分数的最佳用量为6.0 g·kg-1。  相似文献   
83.
氮素供应水平对蔬菜硝酸盐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蛭石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牮氮水平对蔬菜硝酸盐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白菜和大青菜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日本超能菠菜和宁夏圆叶菠菜;油白菜、大青菜和宁夏圆叶菠菜体中,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也是累积硝酸盐的主要分布部位,侧奶、叶片和叶柄则依次是日本超能菠菜在低、中、高氮水平下到盐含量最高和主要分布部位;随供水平提高4种蔬菜的主根、侧极、茎、叶酴 叶片的硝酸盐含量明显提高,油白菜、大青菜和宁夏回  相似文献   
84.
土壤持水量对生菜生长和镉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水分含量处理的盆栽试验和培养试验,探索土壤持水量对生菜生物量与Cd浓度,土壤pH和土壤Cd有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持水量显著影响生菜的生物量,75%田间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处理生菜地上部鲜重最高,生菜鲜重与土壤持水量呈倒V型关系。土壤持水量也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及根中Cd浓度,2者均与土壤持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持水量从45%WHC增加到65%WHC,地上部Cd浓度降低41%,生菜Cd含量从超过无公害标准到低于标准。盆栽试验中,乙酸铵-Cd浓度与水分处理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生菜地上部Cd浓度与土壤的乙酸铵-Cd态也没有显著相关性。水分对土壤pH没有显著影响,但培养试验中土壤乙酸铵-Cd与水分处理水平显著负相关。初步推测土壤水分影响生菜地上部Cd浓度,不是通过影响土壤pH和Cd有效态来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来控制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的设施菜地上叶菜可食部分的Cd浓度,这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绿色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5.
习惯施肥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菜地进行连续3年的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农习惯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降雨径流中的总氮(TN)和硝态氮(NO3--N)流失质量浓度及流失量,3年监测期内总氮(TN)径流流失负荷为321kg/hm2,总磷(TP)流失负荷为134kg/hm2,分别占氮、磷养分投入总量的13.6%和13.2%,氮肥的流失系数约为5.6%。菜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NO3--N)形式为主,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PP)形式为主。菜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与径流量呈显著线性关系,菜地每流失1kg的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所需要的径流量分别为77.5,322,52.5,67.5,404m3。  相似文献   
86.
石灰和泥炭配施对叶菜吸收Cd的阻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求有效阻控污染土壤上叶菜对镉的吸收、实现叶菜安全生产的技术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石灰与不同用量的泥炭配施对Cd污染土壤上3茬叶菜吸收累积Cd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pH值和DTPA 提取态C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对照相比,石灰与不同用量的泥炭配施对第2茬生菜和第3茬红苋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使土壤pH 值升高了0.76~1.14个单位,土壤DTPA 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7.55%~32.0%,叶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了35.5%~67.2%。与单施石灰处理相比,石灰泥炭配施效果进一步提升,土壤pH 值提高了0.04~0.32个单位,第2茬土壤DTPA 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2.06%~20.6%,前两茬叶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了11.1%~24.6%。综合3茬结果,石灰、泥炭具有协同作用,两者配比为1∶5时对Cd的阻控效果最好,且后效可持续到第3茬叶菜。因此,石灰泥炭合理配施可以作为降低中轻度污染土壤上叶菜Cd含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7.
几个菜心品种硝酸盐累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7个菜心品种在2种氮源形态下进行水培试验,以及对植株和吸收液的分析测试,探讨菜心品种间的硝酸盐累积、氮素营养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差异,为制定硝酸盐调控措施和选育低硝酸盐菜心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碱渣4种土壤改良剂对外加镉污染的赤红壤上小白菜产量、镉吸收量、土壤有效态镉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加1 mg·kg-1和5 mg·kg-1镉对小白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 且1 mg·kg-1镉对小白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施用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无显著增产效果。施用4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 作用效果为石灰≈泥炭>碱渣>钙镁磷肥。不同改良剂对小白菜根部镉含量影响不同, 泥炭和石灰在所有镉浓度下、钙镁磷肥在0和1 mg·kg-1镉浓度下可显著降低根部镉含量, 而碱渣无明显作用, 种植两茬规律一致。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 施用石灰、碱渣、钙镁磷肥使土壤pH显著升高, 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 从而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 泥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 虽降低土壤有效态镉作用效果不显著, 但显著降低小白菜体内镉含量, 这可能与土壤中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的镉有机结合物有关。两茬蔬菜种植结果显示, 施用后期改良剂对镉污染的抑制效果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89.
有机无机配施对生菜生长及其Cd Pb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比较等氮水平下不同有机肥及其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通过在0.2g·kg-1氮水平下单施商品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和花生麸,及5种有机肥分别与无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N:N=1:1)的盆栽试验,研究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菜(Lactuca sativa)生长及其Cd、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可提高生菜的生物量(商品有机肥单施除外),有机肥单施时,鸡粪处理生菜的鲜重最高,配施时牛粪和鸡粪处理生菜的生物量最大。无论单施或配施,花生麸和鸡粪处理降低生菜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最好,且鸡粪较好地降低了生菜地上部Pb含量。牛粪和花生麸配施的Pb含量显著低于单施,猪粪和商品有机肥单施的Pb含量显著低于配施,其余单施和配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鸡粪是5种有机肥中较适合施用于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90.
氮素径流损失是农田氮流失的主要途径,为了解旱地氮素径流流失动态特征及常规施肥产生氮素径流负荷,对广东省典型旱地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产生径流水进行连续定位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