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1998~2004年对采自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省的756份稻株和稻种样本进行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研究。被分离的101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74个连同5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 鉴定出Bacillus属5个种及其他3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具有很好的纹枯病和恶苗病拮抗能力,但来自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极少数菌株在条件适宜时能与其他病原菌一起引起水稻褐斑,从这些种筛选生防菌株时应充分考虑其风险。  相似文献   
12.
种子病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种子病理学的起源、发展状况压存在问题,对我国种子病理学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将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G蛋白)中和抗原表位串联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量为2μg/孔,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该方法与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的阳性符合率为88%,阴性符合率为96%。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犬腺病毒I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和犬冠状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和4.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动物RV中和抗体检测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番茄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引起的番茄最具毁灭性病害之一,在松江区3个大棚内发现可疑番茄病株。大棚内采集的发病植株经南京农业大学病原物分离培养和PCR检测,检测出番茄溃疡病菌。为进一步确认,笔者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对接种病原物进行了再分离,经专化性免疫试纸条检测和PCR检测,确定为番茄溃疡病菌。同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上海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要:葡萄根瘤蚜是一种严重威胁葡萄生产的入侵性害虫。由于蚜虫类害虫种类多、体型微小、形态相似,难以快速准确地进行鉴别。文章以葡萄根瘤蚜为研究对象,以常见果树蚜虫为参照,采用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方法,研究葡萄根瘤蚜的快速鉴定技术。利用mtDNA COI基因通用型引物LCO 1490/HCO 2198获得葡萄根瘤蚜及其他果树常见蚜虫的COI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设计1对种特异性SS COI引物(VitF269/VitR557),扩增片段大小为308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仅对葡萄根瘤蚜的mtDNA COI基因具有扩增效果,其他5种蚜虫均没有扩增条带。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简单、快速和灵敏地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Aac)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Cm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以Aac的ugpB基因和Cmm的micA基因为靶标,分别设计、合成和筛选特异性引物,摸索和优化各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成功建立了以钙黄绿素颜色为指示且只需要金属浴恒温反应30~60 min的LAMP扩增体系。特异性分析表明该LAMP方法可以快速检出5株不同的Aac菌株和2株不同的Cmm菌株,其它对照菌株如燕麦嗜酸菌燕麦亚种A. avenae subsp. avenae、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则呈现阴性反应;引物比目前报道的LAMP引物有更高的DNA样品检测灵敏度,Aac和Cmm的灵敏度分别为1.72×10~2fg/μL和1.26×10~2fg/μL。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ac和Cmm引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更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这2种检疫性细菌病害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间;通过病害及孢子的动态监测分析大棚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孢子捕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不加装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为70 cm、孢子捕捉时间在10:00—10:30时段有利于孢子的捕捉。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连续7 d孢子捕捉总量具有强正相关性。连续多日监测到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且数量快速增加是黄瓜霜霉病发生或快速上升的一个预测指标。黄瓜白粉病发病之前没有监测到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且在病害盛发期分生孢子捕捉量仍较少。研究表明,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适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测,但在黄瓜白粉病的预测上尚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种植业投入品执法监管系统植物检疫部分为全国率先开发的植物检疫执法监管类系统之一。该系统针对目前上海市植物检疫执法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种子市场检疫执法工作为主线设计开发,实现了经营电子台账、移动执法、专家辅助决策、数据统计分析的有机统一,促进了上海市植物检疫执法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9.
蔬菜大棚植物诱源黄板诱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蔬菜大棚对粉虱型(GE)、斑潜蝇型(SE)和复合型(CE)3种植物诱源黄板及不含植物诱源的普通黄板进行了诱虫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含植物诱源的黄板诱杀害虫,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粉虱型植物诱源黄板的诱虫效果最好,其在黄瓜、茄子、番茄和甜椒上的诱虫效果与普通型黄板间差异显著,诱虫数量分别是普通黄板的3.25倍、2.75倍、3.36倍和2.89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的发展,电子远程控制技术在蔬菜病虫害测报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减轻工作强度、减少人为误差,使测报人员能准确、稳定、及时地获取测报数据,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展了普通性诱和性诱自动计数系统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测报技术上的应用研究,并汇总了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