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情况,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以及两者的混合物配成不同含量的保水剂,并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的地径、苗高、高生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苗木成活率,得出活性保水剂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结论。同时提出采用蘸根的方法处理苗木对成活率的影响好于浇苗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并找出促进苗木生长的最优保水剂型,为土地改良和植树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G111公路讷嫩段9种护坡灌木根系增强土壤抗蚀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国道G111讷嫩段是较严重的风沙区,选取9种东北常见绿化灌木,对其根系土壤抗蚀性进行研究。首先以全根挖掘法考察其根系形态分布特征,以静水崩解法确定不同灌木根系土粒抗蚀指数大小变化,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量土壤抗蚀性的25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种灌木土壤抗蚀性的增强效应不同,但都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抗蚀指数呈下降趋势,并且9种灌木土壤抗蚀指数(S)都随浸水时间(t)呈三次函数曲线变化(R2≥0.82)。微团聚体、有机质、速效钾、>5 mm和0.5~2 mm土壤大团聚体及<1mm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在植物对土壤抗蚀性增强效应中起主要作用,它们的公因子方差都超过了0.90。9种灌木根系对土壤抗蚀性增强效应依次为:紫丁香>树锦鸡儿>爬地柏>红瑞木>东北连翘>辽东水蜡>紫穗槐>毛樱桃>红王子锦带,建议对前5种灌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齐泰高速公路位于松嫩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耐旱护坡植物的选择对防止公路边坡水土流失,增强路基稳定性及公路周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2年龄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控水法,对灌木进行5个水分梯度处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极重度胁迫)21 d后,测定灌木叶片的电导率、叶绿素(Chl)总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脯氨酸(Pro)含量,探讨3种植物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种灌木叶片的Pro含量、膜质透性(RPP)呈上升趋势;叶片的Chl总量、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紫穗槐和小叶锦鸡儿的叶片MDA含量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柽柳叶片MDA和SS含量呈上升趋势。通过隶属度函数得出3种灌木对干旱胁迫适应程度由高至低为紫穗槐>小叶锦鸡儿>柽柳。紫穗槐适宜种植在轻度干旱和极重度干旱边坡,柽柳适宜种植在中度干旱边坡,小叶锦鸡儿适宜种植在重度干旱边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等进行了彻查.保护区植被属于温带性质,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长白植物区系,同时有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保护区内共分布有高等植物836种,其中苔藓植物56科100属183种,蕨类植物14科26属41种,种子植物89科288属612种.共有脊椎动物330...  相似文献   
15.
紫椴在不同城市生境中的生态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哈尔滨市区3种不同类型绿地与野外紫椴的叶面积指数、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吸收SO2及重金属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环境下紫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外和公园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指标比较接近,某些指标例如固碳、释氧明显高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公园绿地杀菌率明显高于其他环境,防护绿地对SO2的吸收最高。各种绿地单位面积的各指标值变化规律与单株指标值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主要是由叶面积指数、冠幅等的较大差异造成。对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显示,单株生态功能野外最强,公园绿地稍差,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功能指数明显较小。单位叶面积生态功能几乎相反,防护绿地最强,附属绿地稍差,公园绿地和野外明显较小。这说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相对低主要由于叶面积较小造成,如果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生活力,增大叶面积,紫椴在此2种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紫椴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打破休眠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处理、激素处理、物理方法等;在种子繁殖、扦插与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紫椴造林的立地类型、造林密度、培育手段等作了阐述。同时,对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方面今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为该辖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小北湖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入侵等级、原产地及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小北湖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种,隶属9科17属。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有9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9.13%。从生活型来看,均为草本植物。从原产地来看,以美洲和欧洲为主,分别为12种(占52.17%)和7种(占30.43%)。从科、属层面分析其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具明显优势。入侵途径以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为主。[结论]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穆立蔷  刘立平  马大龙 《林业研究》2010,21(1):77-80,I0003
设置7个萃取温度(25,35,45,55,65,75,85。C)和萃取时间(30,40,50,60,70,80,90min)来选择超声提取紫椴花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紫椴花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52min。经蒽酮—硫酸显色,于580nm处测定,其多糖的含量为9.74%,RSD=0.47%(n=3)。此测定方法简便,样品溶液在4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9.48%&#177;1.01%,RSD=0.112%(n=3)。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中药龙胆的可入药植物即龙胆、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根部活性成分的差异及3种龙胆的叶片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相关代谢物数据采集,根据非靶向代谢组学对3种龙胆根部及叶片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PCA)、单变量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A可对3种龙胆根部及3种龙胆叶片进行明显的区分;PLS-DA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根部发现了58种差异代谢物,叶片中发现了4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大部分代谢物在龙胆中的积累量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通过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L-脯氨酸和L-丙氨酸均参与了ABC转运蛋白途径,且这2种代谢物在龙胆根部及叶片中均表现为上调,龙胆在抗逆性能及抵御外界病菌能力上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因此累积下来的化学成分含量也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研究结果为中药龙胆药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接种丛枝菌根菌对黄檗苗木主要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菌对黄檗实生苗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菌显著增加了黄檗重要的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及掌叶防己碱的含量,其中尤以接种摩西球囊霉和透光球囊霉的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