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运用酶学原理和流变学理论研究了生漆精制过程.结果表明体系温度、精制时间以及剪切强度对生漆的流变性都有影响.生漆精制时间越长,漆液的黏度越大;温度对漆液流变性的影响复杂,在低温区(T<45.8℃),随温度升高,漆液流动性增大,漆液黏度减小;当温度进一步升高(T>51.3℃),漆液黏度又开始慢慢增大,温度继续升高,黏度又开始降低.在46.8℃时,漆液黏度具有最低黏度;搅拌强度与漆液黏度关系呈曲线变化,在低速搅拌时,漆液黏度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逐渐降低;在搅拌速度为150r/min时,体系具有最低黏度,随后随着搅拌强度的增大漆液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2.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内的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分析了45年来该区域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年、冬季、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年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均较低,20世纪80~90年代气温呈增加趋势,冬季升温比夏季升温明显。近10年总体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增长率为12.8mm/10年,20世纪8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45年均值偏多19.6%,20世纪9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45年均值偏多13.7%;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的增加率为8.3h/10年。充分表明:渭-库绿洲地区气候正在趋于暖湿化,日照时数总体变化较为稳定,这对该区发展农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硒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以硒蛋白的形式表现的。硒蛋白在畜禽的生产等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本文就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禽等动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冬春季节的根区亚低温逆境严重影响了设施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矿质养分和植物激素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氮(N)磷(P)钾(K)配合赤霉素(GA_3)施用对根区亚低温下黄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砂培的中农26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中、高3个营养液养分水平(低水平,N-P-K=10-0.34-10(mmol/L);中水平,N-P-K=15-0.51-15(mmol/L);高水平,N-P-K=20-0.68-20(mmol/L))分别在添加GA_3(5μmol/L)和不添加GA_3的情况下,对根区亚低温(16℃)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矿质养分(N、P、K)含量及植株矿质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养分浓度的升高,植株干质量、地上部与根中的矿质养分含量和全株的矿质养分积累量均增加。根区亚低温抑制了养分浓度升高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即根区亚低温处理的植株干质量和养分积累量均显著低于根区适温(22℃)处理;根区亚低温显著降低了各养分浓度下黄瓜幼苗地上部组织的N、P、K含量和根中的N含量,但提高了根中的P、K含量。根区亚低温下施用外源GA_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根区亚低温对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说明赤霉素可以用于缓解设施根区亚低温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肥料的促生效果、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农业产业遭遇财政投入紧张、资源环境恶化、农民增收放缓等发展瓶颈,亟需利用地域优势、采取新举措,探索新出路,发展特色农业,扭转局面。本文就双鸭山市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文学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作物学报》2012,38(9):1657-1664
2009—2010和2010—2011小麦生长季, 分别利用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16, 研究了施氮量0 (N0)、90(N1)、120 (N2)、150 (N3)、180 (N4)和210 kg hm-2 (N5)条件下的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水平。N3处理的耗水量在播种至拔节期与N1和N2处理无显著差异, 但在拔节至成熟期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 N4处理各阶段耗水量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 N5处理在返青至开花期耗水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由90 kg hm-2增加到150 kg hm-2时, 小麦对深层土壤贮水利用能力增强, 但施氮量继续增加, 80 cm以下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未显著增加。N3处理在拔节后株间蒸发量显著低于N1和N2处理, 开花后旗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 但与N4和N5处理拔节后的株间蒸发量及开花后旗叶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 N3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最高, 氮肥生产效率也较高, 因此150 kg hm-2是适宜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用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黄羽肉鸡675羽,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7羽,处理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g/t益生菌制剂、150 g/t复合酶制剂、25 g/t益生菌制剂+150 g/t复合酶制剂、300 g/t抗敌素。结果显示,益生菌与酶制剂联用的Ⅳ组获得了最佳的屠宰率,分别比Ⅰ组和Ⅴ组提高0.75%(P>0.05)和0.79%(P>0.05),而Ⅳ组的全净膛率较Ⅰ组提高5.80%(P<0.01),且与添加抗生素的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各处理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但益生菌与酶制剂协同效应表现出了较好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抗生素添加组。  相似文献   
108.
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 kg•ha-1和240 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 3个处理。【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 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 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 cm和180~200 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 cm土层。【结论】在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 cm 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09.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关联程度最大,其后依次为家庭第一产业收入、家庭第三产业收入、家庭第二产业收入和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是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酶解酪蛋白法测定猪回肠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超滤管用于酶解酪蛋白测定的可行性、不同规格超滤管对酶解酪蛋白测定的影响、酶解酪蛋白的适宜添加量、酶解酪蛋白应用的动物试验步骤以及酶解酪蛋白测定效果等方面,对酶解酪蛋白方法测定猪回肠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