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广东、广西、海南桉树青枯病流行区采集病菌标样51个菌株进行病菌和生物型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省(区)的桉树青枯病菌主要是小种1号;在广西、海南的菌株中,还有小种2号和3号病菌;生物型主要归属Ⅲ号,Ⅱ号和Ⅴ号出现频率较少;有的菌株生物型鉴定结果难归入Hayward的5个生物型中,可能有其他生物型.  相似文献   
42.
兰州市花坛花卉新优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8种67个品种的花坛花卉2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兰州市栽植的优良花坛花卉角堇、矢车菊、白晶菊、雏菊、花烟草、六倍利、勋章菊、毛叶金光菊、紫罗兰、香堇、翠菊(矮生种)、麦秆菊(矮生)、黄波斯菊、藿香蓟、皇帝菊、南非万寿菊、千日红、雁来红、粉萼鼠尾草、夏堇、四季海棠等21种35个品种,并对筛选出的花坛花卉的主要特点和园林用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
油茶种子cDNA文库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以湘林1号和湘林.1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总结了构建油茶种子cDNA文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为今后油茶和其它油料植物种子的mRNA提取、构建高质量的cDNA文库及ESTs文库等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4.
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流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了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结果表明: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动态可以划分为5~6个阶段,即冬前发生期、冬季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为害期、抽穗白穗显症期等阶段。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分布和扩展,通过X1、X2、X3、X4几个参数来描述。聚类分析刻划了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分布,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展情况,即刻划了病害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为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3个油茶无性系叶片的DNA作为实验材料,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最优引物,并扩增出10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0条,多态性比率为68.6%,谱带大小为200~2000bp。Shannon遗传信息指数为0.4793,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000和1.519;遗传距离为0.1542~0.6931,油茶无性系之间具有较高多态性。运用平均聚类法分析23个油茶无性系的亲缘关系及多样性,在遗传距离为0.392时,23个油茶无性系聚为4类:湘林156、湘林210和湘林4号等18个油茶无性系为第1类;岑软2号和湘林97号为第2类;湘林34号和湘林11为第3类;湘林81号单独为1类。其中,湘林4号与湘林29的亲缘关系最近,湘林34与湘林78的亲缘关系最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茶ISSR聚类结果与油茶农艺学性状的关系,从而为油茶优良无性系甄别、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种质资源利用,在分子水平上积累了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46.
油茶种子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以湘林1号和湘林4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裂解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AN;用磁珠法分离得到纯化的mRNA;在反转录酶和其他酶的作用下合成一链cDNA和二链cDNA;经与质料载体重组和转化大肠杆菌。成功地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油茶种子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存容量达10^6组率为88.21%.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段长度一般都大于600bp。说明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能够满足ESTs文库构建及从文库中分离筛选重要基因等研究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7.
油茶两物种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5,他引:13  
对小果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花药具有很强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而小果油茶褐化严重,诱导率很低。培养基及其激素种类与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且两种油茶表现出一致性,在最好的MS+2,4-D0.6mg·L-1+NAA0.4mg·L-1和B5+2,4-D1.2mg·L-1+6-BA0.4mg·L-1培养基中,广宁红花油茶诱导率高达94.67%和91.00%,小果油茶则分别为8.00%和3.34%。低温预处理6~12d有助于提高诱导率。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增殖。还就小果油茶花药褐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1 994~ 2 0 0 0年在室内外多种生态环境下 ,对豫麦 5 4号抗病虫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豫麦 5 4号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高抗白粉病、耐纹枯病 ,具有较好的抗蚜性 ,豫麦5 4号的综合抗性优于参试的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4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敌委丹对小麦种子萌发、促生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敌委丹在合适的浓度下拌种,有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种子活力的效果。当药剂用量为3 mL/kg时,小麦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4.72%、34.12和1.46。敌委丹拌种对小麦幼苗有促进生长的效果,当药剂用量为3 mL/kg时,小麦幼苗最大根长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20.6 cm和2.21 g/10株,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分别为22.5 cm和4.83 g/10株。敌委丹拌种对小麦茎基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拌种后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药剂用量为5 mL/kg时,发病率仅为9.33%,病情指数为6.58,防效高达90.93%。  相似文献   
50.
通过常规真菌生物量测定的方法,检测了新乡地区7种常见杀虫剂对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哈茨木霉的菌丝生长与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同的药剂对哈茨木霉的毒力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