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1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不同磷效率棉花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对供磷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磷效率棉花品种的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对不同供磷强度的响应。【方法】以前期筛选获得的磷高效品种新陆早19号和磷低效品种新陆早13号为材料,通过营养液培养比较不同供磷强度下各品种生物量、磷含量、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供磷强度达到50μmol·L~(-1)后,棉花生物量和根系长度不再随供磷强度增加而增加。棉花根表分泌磷酸酶活性随供磷强度增加而急剧下降,营养液实际p H下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浓度显著负相关。根系形态对供磷强度的响应不敏感,仅在不供磷与供磷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2个品种在磷效率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磷的利用效率上,在供磷强度为0~250μmol·L~(-1)条件下,新陆早19号的磷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新陆早13号。【结论】棉花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和根系分泌质子与有机酸的数量对供磷强度的响应不敏感。不同磷利用效率品种的发现对于今后棉花节磷增效的生物学潜力与调控途径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42.
AM真菌对苗期棉花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不同盐度土壤土著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苗期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in-growth生长系统进行了田间原位研究。【结果】低盐(σ1.0 m S·cm~(-1))、中盐(σ2.1 m S·cm~(-1))、高盐(σ4.0 m S·cm~(-1))土壤条件下,土著AM真菌侵染显著增加了棉花株高、叶片数、蕾数、叶面积指数,说明土著AM真菌能够改善棉花的生长提高耐盐能力。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以及直径(d)≤0.5 mm细根根长,低盐土壤条件下土著AM真菌显著增加了d≤0.5 mm细根的根长占总根长的百分比。相关分析表明,棉花总根长、d≤0.5 mm的细根根长与菌根侵染率、叶片磷、钾浓度及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棉花总生物量与叶片吸磷量、吸钾量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上述结果说明盐渍化土壤中的土著AM真菌侵染对棉花植株的磷、钾等营养状况的改善和棉株钠、氯效应的降低,与土著AM真菌促进细根生长、提高细根根长占总根长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43.
接种AM真菌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苗盘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脱毒马铃薯菌根侵染率和产量的影响。在苗盘试验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BEG167)和Glomus versiform(G.v)2种菌种。在灭菌土壤中,接种BEG167和G.v,脱毒马铃薯侵染率分别达到27%和32%;BEG167使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比不接种处理增加54.2%。未灭菌土壤上接种BEG167和G.v,侵染率则分别为44%和27%,而对照的侵染率为22%;接种BEG167使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比不接种处理增加25.2%;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G.v均降低了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混合菌种(BEG167+G.v,体积比1:1)作为接种剂。接种菌根菌剂使脱毒马铃薯侵染率由21%提高到47%,薯块产量增加21%。上述结果证明,在苗盘和大田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都能侵染马铃薯根部,并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44.
根际施肥调控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琼脂模拟扩散与土壤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盆栽玉米试验验证了一种新型肥料--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值的降低和对土壤铁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肥料中的酸在琼脂中的扩散速率与时间成直线关系,而在土壤中的扩散能使施肥区微域(肥料颗粒周围2cm左右)土壤pH值在一个月(28天)内下降0.60-1.82个单位,有效铁(DTPA*浸提)含量增加58%-106%,这对石灰性土壤意义重大。但是,在试验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酸性根际肥对该微域土壤pH值的降低作用是减弱的,而土壤铁(DTPA浸提)有效性则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盆栽玉米试验中,天48天的生和时间内,酸性根际肥降低了施肥区土壤pH值,提高了施肥区土壤有效铁含量,增加了玉米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45.
通过棉花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棉花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根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棉茎全氮和全磷、棉叶全磷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棉叶全氮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棉茎全磷含量在生育初期至中期下降较快,下降幅度达36.34%;而棉叶全氮含量在中期至后期的下降幅度达50%。棉叶全磷含量初期至中期以及中期至后期的降幅基本相等(40%-45%)。在施用90kg/hm。硫酸钾底肥基础上,施N540kg/hm。P205405kg/hm。处理、施N720kg/hm。、施P205540kg/hm。处理、施N1080kg/hm。、施PzO。810kg/hm。处理棉花各营养器官氮磷含量相对较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不同硫肥对小麦-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油菜轮作生产体系中选择连续种植三年油菜、两年小麦以及小麦-油菜-小麦轮作等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有效硫含量全部低于临界水平(20 mg/kg);6年内土壤有效硫含量降低一半.施硫可增加小麦的穗长、穗粒数,增加油菜单株结荚数、角果长和角粒数,从而增加了小麦和油菜的产量,施硫45kg/hm2 使小麦、油菜产量的增幅分别为6.5;~17.3;和25.4;~51.3;.  相似文献   
47.
1998~2000年在南北疆23个县(市)、团场进行了保铃王田间试验与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棉花种衣剂在阿克苏、库尔勒地区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阿克苏、库尔勒两地进行卫绿环牌棉花种衣剂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衣剂适合两地的土壤气候条件,能够提高田间出苗率,特别对提高种子表面带菌或低温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率效果显著,防治棉花苗期蓟马为害效果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硫肥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硫素与棉花蕾铃脱落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施肥量330kg N/hm2,60kg P/hm2情况下,棉花蕾铃脱落率达70.3%;在增加氮磷肥施用量并补施硫酸钾情况下,棉花蕾铃脱落率为68.5%,说明硫酸钾有效降低了棉花的蕾铃脱落率。在传统施肥量基础上施用硫磺30.0kg/hm2对棉花的蕾铃脱落没有影响,但是增加了棉花单株结铃数、提高了产量。与不施硫相比,施硫使棉花单株结铃数增加14.7%,产量增加了15.7%。上述结果说明,在新疆高产棉田中使用单质硫肥能够进一步增加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0.
新疆棉花品种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北疆7种常用棉花品种的耐盐性,通过50、100和150mmol/L 3个NaC l浓度的胁迫处理,在棉花种子萌发阶段进行发芽势、发芽率的测定,在水培条件下对7个品种的生长势进行了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得出供试7个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顺序为: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2号新陆早17号新陆早31号新陆早26号新陆早18号;在幼苗生长阶段为:新陆早17号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31号新陆早18号新陆早12号新陆早26号。由此可见,种子萌发阶段与幼苗生长阶段的耐盐性是不一致的,但新陆早10号在2个生长时期的耐盐性均表现较高,而新陆早26号则对盐害表现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