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嘌呤(Purine)是一种生物碱,可在人体内代谢为尿酸,当人体尿酸代谢紊乱时会诱发痛风,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豆类及其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高(约为1.581 mg.g-1),因此建立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检测方法对于评价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分光光度法即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测定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同时比较皖黄506和Williams82两个品种的豆粉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溶剂浓度对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总嘌呤含量在267 nm下与吸光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2=0.09992);在100℃条件下,35%(V/V)的高氟酸处理30 rain时大豆籽粒总嘌呤水解效果最佳.该试验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可行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籽粒中总嘌呤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介绍了双语教学的含义和意义,并从《木材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探讨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木材学》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体会。  相似文献   
63.
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一次性投资大,使用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农业机械。近几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和拉动下,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迅猛。由于有的机手缺乏收割机的使用操作技术,收割机的功效和作用发挥不出来。为使收割机“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现将收割机使用操作技术“16字”口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通过干旱后幼苗存活率,从具代表性的14个燕麦品种中选取3个典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系),以此为试材进行幼苗期水分胁迫试验,研究其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胞间CO2浓度(Ci)均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关系密切,且Pn、Gs、仪及LSP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Ci的降低幅度则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5.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PO基因的等位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与面制食品的褐变密切相关。研究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PO活性的变异及其基因型的分布规律,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中国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251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2004—2005年度种植于两个地点(安徽合肥、凤阳),采用生化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的方法对其PPO活性及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品种间PPO活性差异明显,并且低PPO活性的品种居多;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PPO活性的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利用控制小麦PPO活性两个主效基因位点的特异PCR引物扩增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微核心种植资源中共检测出PPO-2Aa1/PPO-2Da2(a1a2)、PPO-2Aa1/PPO-2Db2(a1b2)、PPO-2Ab1/PPO-2Da2(b1a2)和PPO-2Ab1/PPO-2Db2(b1b2)4种标记基因型,标记基因型间PPO活性均值的大小顺序为:a1a2< a1b2< b1a2相似文献   
66.
金秋,千姿百态的菊花傲霜怒放,为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价值。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浙江桐乡县和湖州市的杭白菊.还有产于黄山之巅的黄山贡菊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还有产于安徽毫州的毫菊、滁州的滁菊、产于四川中江的川菊和产于浙江德清的德菊都有很高的药效,  相似文献   
67.
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和分子遗传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植物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胁迫频发,危及到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成为制约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大豆耐高温性的遗传机理,建立综合高效大豆耐高温评价体系,促进大豆耐高温特性的遗传改良,现对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相较于适温条件,高温胁迫可使大豆植株发生叶片增厚、气孔导度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细胞微观组织结构受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关键酶活性丧失等生理异常反应,导致植株光合、蒸腾和呼吸作用及物质含量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紊乱。高温胁迫还造成大豆花粉形态异常,绒毡层细胞结构松散、空泡化和自溶化,花粉活力及其萌发率明显下降,花粉败育率增高,致使大豆结荚率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大豆籽粒的正常发育、蛋白的积累和产量形成等,最终导致减产;高温胁迫对大豆籽粒外观品质性状也能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对其经济价值带来不利影响。高温胁迫从转录、翻译和代谢水平影响大豆正常的生理代谢调控。目前,已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方法鉴定出多个与大豆高温胁迫响应相关的转录因子、蛋白及代谢产物,但与水稻、拟南芥的研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初步建立了以花粉活力和多项生理指标为基础的大豆耐高温鉴定方法,但在生产上尚缺乏系统高效耐高温评价体系,耐高温大豆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国内在大豆耐高温预防措施、耐高温综合评鉴体系建立、优异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耐高温关键功能基因挖掘等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为应对极端生态环境给大豆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未来应通过建立综合高效大豆耐高温评价技术体系,提高大豆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水平,重点解析大豆耐高温的分子遗传机理、挖掘耐高温关键基因,结合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异的耐高温大豆新品种,以实现大豆品种耐高温性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8.
<正>大豆是种需肥水平较高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1.8~10.1千克,磷1.8~3千克,钾2.9~3千克。大豆的需肥特点大豆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爆裂玉米膨爆性状的遗传方式,为爆裂玉米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爆裂玉米杂交组合吉爆902(吉812×吉704)的P1、F1、P2、B1∶2、B2∶2和F2∶36个家系世代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膨爆性状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爆裂玉米吉812×吉704组合的爆花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遗传,该杂交组合的B1∶2、B2∶2和F2∶3群体爆花率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4.988 2%,78.345 1%和62.332 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118 9%,3.515 8%和6.115 6%。2对主基因中,加性效应为负值,显性效应为正值。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绝对值和显性效应值略大于或大于第2对主基因的相应效应值,2对主基因显性效应互作显著高于加性效应互作;第1对主基因加性×第2对主基因显性的互作效应值小于第2对主基因加性×第1对主基因显性的互作效应值。膨化倍数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较低,主基因加性效应d=-0.286 8。膨化体积受多基因控制,B1∶2、B2∶2和F2∶3家系世代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49%,65.52%和28.99%,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结论】爆花率性状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宜在早代对爆花率性状进行选择;膨化倍数性状主基因的遗传率较低,育种时应注重多基因的积累;膨化体积性状B2∶2家系世代多基因遗传率较高,同时受环境影响也较大,在育种时可以采用轮回选择及早代选择来提高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70.
<正>需要保鲜储藏的蔬菜,如果采收前后的技术不到位,储藏过程中管理不恰当,常会导致蔬菜失去原有的新鲜风味,甚至造成蔬菜失水萎蔫和腐烂变质,因此,蔬菜的安全保鲜储藏十分重要,千万不可忽视。下面谈谈蔬菜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