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338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35篇
综合类   1079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36篇
园艺   147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盆栽的八棱海棠和山定子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NaCl处理后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的相对电导率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八棱海棠的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山定子的SOD活性逐渐下降;八棱海棠的POD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山定子POD的变化不明显;山定子的CAT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八棱海棠CAT的变化不明显;0.5; NaCl处理第14 d,山定子的叶片全部干枯.[结论]八棱海棠对NaCl的耐受性比山定子强,八棱海棠对NaCl胁迫的适应SOD和POD起主要作用,山定子对NaCl胁迫的适应CAT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与中毒症状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它3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观察不同种类杀虫剂引起家蚕的急性中毒症状差异。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啉和烯啶虫胺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0.065 1、0.174、0.258、0.445 mg/L,属剧毒级农药,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1.31、2.73 mg/L,属高毒级农药,6种药剂均对家蚕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引起家蚕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头部肿大等。其它3类杀虫剂中,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的毒性属剧毒级,并在测定药剂中的毒性最高,家蚕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部或尾部翘起、拒食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毒性属高毒级,家蚕中毒症状与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的毒性属中毒级。因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强,建议远离桑园使用,以避免对养蚕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水稻耐寒育种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探讨了水稻耐寒育种的研究方法、策略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今后在耐寒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春天,一位植树的少女/同太阳一起进入我的意境/于是我激情如泉//……春天,一位少女/植下小树,也植下了/我的柠檬色彩/还有盎然生机"少女与小树都是希望和生命,都是美好的象征.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大自然巾的美好事物在诗人心中投射下的春天光影,看到了生命勃发带给人的自由和欢愉.  相似文献   
995.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现状是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林木生长率低、植被恢复过程管理混乱,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 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 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文献考证、标本查阅和野外调查,对景烈杜鹃Rhododendron tsoi(杜鹃花科)及其近缘类群主要形态性状的分类学意义进行分析,进而作分类学修订.结果表明:叶片的大小、形状、叶片先端的形态和叶背的毛被特征可以区分景烈杜鹃及其近缘类群,可作为划分种下等级的依据,而雄蕊长度及其与花柱的长度比较在种内变异很大,不能作为种及种下等级划分的依据.从而将景烈杜鹃及其近缘类群划分为1个种及4个变种,提出4个新组合变种名,即:背绒杜鹃R.tsoi vsr.hypoblematosum(Tam)X.F.Jin & B.Y.Ding、细石榴花R.tsoi var.nudistylum (Tam)X.F.Jin & B.Y.Ding、惠阳杜鹃R.tsoi var.huiyangense(Fang & M.Y.He)X.F.Jin & B.Y.Ding和千针叶杜鹃R.tsoi var.polyraphidoideum(Tam)X.F.Jin & B.Y.Ding.将棒柱杜鹃R.crassimedium和粗柱杜鹃R.crassistylm作为R.tsoi var.hypoblematosum的异名,将垂钩杜鹃R.unciferum和鼎湖杜鹃R.tingwuense归并入R.tsoi var.nudisttylum.描绘各个分类群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998.
豹曾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地,但历史上大部分有豹分布地区的生境现已不再适宜豹的生存。依据访问调查得到的信息并结合实地考察生境进行综合判断,目前豹存在可能性最大的地区是住于将乐县的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安县的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平县的粱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杭县的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福建省豹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面积的退缩、栖息地环境质量恶化、生境的破碎化、食物缺乏和偷猎。鉴于现阶段尚未查清豹的野生种群数量,应对豹及其猎物资源进行野外监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豹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999.
美国山核桃果实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长乐林场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园内设点采样,对其果实性状变异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果实性状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10个参试无性系果实性状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果质量,为4.60~46.41 g(变异系数CV为19.75%),其次是果长2.49~7.85 cm(变异系数CV为12.78%),以及果径1.50~3.90 cm(变异系数CV为8.42%),长径比的变异幅度最小,为0.96~2.42(变异系数CV为7.29%);不同无性系果长与果径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即随着果长的增大,果径也随之增大;不同无性系果长、果径两个指标与单果质量均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可由此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研究川西亚高山云杉林、绣线菊-茅草群落、高山柳群落和茅草群落等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云杉针叶林群落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绣线菊茅草灌丛群落次之,茅草群落最少.但从各群落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看,其数量变化关系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土壤酶活性差异很大.总体上看,绣线菊茅草灌丛群落、茅草群落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酶活性均高于云杉针叶林群落;而云杉针叶林群落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很高,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