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甘蔗有很高的能量转换能力,它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特高产饲料作物[1].但广西种植甘蔗历来只是为了榨糖,为了开发出既能榨糖又能作饲料应用的优良甘蔗品种,广西科技厅于2004年下达了"饲料甘蔗品种引进及其选育、应用技术研究"课题.接题后,课题组人员及时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经艰苦奋斗,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可以作为饲料应用的甘蔗品种,扩宽了甘蔗的用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72.
为全面了解2021年广西南宁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该蔗区的甘蔗生产形势、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1年南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总体苗情比去年好,有足够的苗数,甘蔗植株较高,螟虫为害也有所下降,但宿根蔗黑穗病问题严峻;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甘蔗生产成本高;甘蔗品种宿根性受到重视。建议坚持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继续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相似文献   
73.
3个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种性和丰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32号、34号的种性和丰产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1号、32号、34号的蔗茎产量达到121.4~129.0t/hm2,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8.2%~15%,达到1%~5%的差异显著水平;含糖量19.03~19.27t/hm2,比新台糖22号增11.4%~13.2%;11月~翌年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达到14.86%以上.这3个品种均表现明显的高产、稳产、高糖的特性,其宿根性、抗病抗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新台糖22号,适宜在金光农场和广西其他同类型蔗区种植推广,并可采用全程机械化的耕种和收获技术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索桂糖31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N 379.5 kg/ha、P2O5 472.5 kg/ha、K2O 300.0kg/ha)、中肥A2(N 241.5 kg/ha、P2O5 270.0 kg/ha、K2O 135.0 kg/ha)和低肥A3(N 103.5 kg/ha、P2O5 135.0 kg/ha、K2O 90.0 kg/ha)3个水平;副处理(B)为种植密度,设低密度B1(7.5万芽/ha)、中低密度B2(9.0万芽/ha)、中密度B3(10.5万芽/ha)、中高密度B4(12.0万芽/ha)和高密度B5(13.5万芽/ha)5个不同密度.测定不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肥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施肥水平在中肥A2即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以中高密度B4的效果最佳;施肥和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高肥A1和中高密度B4的栽培模式下桂糖31号最高产.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和单茎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均为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中桂糖31号最适宜的施肥量为N 241.5 kg/ha、P2O5 270.0 kg/ha、K2O 135.0 kg/ha,适宜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相似文献   
75.
桂引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9年10月从国外引进,经过多年的系统试验培育而成的糖能兼用周氮甘蔗新品种.历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每公顷蔗茎产量、生物产量、含糖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种桂糖11号、ROC16、ROC22,表现中熟、高产、稳产、高糖、抗旱、抗寒、高抗黑穗病和花叶病、宿根性好、适应性广,具有比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等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76.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02、0.9631和0.9236,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桂糖28号,最迟的是桂糖11号,2011/2012年杂交季节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早,2017/2018年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抽穗率低的亲本是桂糖11号、桂糖21号、桂糖32号、桂糖43号和桂糖47号,这5个亲本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20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桂糖24号、桂糖34号、桂糖45号和桂糖48号,这4个亲本的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低于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桂糖28号、桂糖41号和桂糖44号的花粉染色率最高。以上结果为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桂糖02-833、桂糖97-69、桂糖02-351、桂糖03-2287、B9、桂糖02-7706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特性及在高产滴灌栽培条件下的营养吸收特性。[方法]分别测定各参试品种的工艺性状、农艺性状和全氮、全磷、全钾及叶绿素含量。[结果]6个新品种的蔗茎产量、生物总量和含糖量分别达180、200、25t/hm2以上,均高于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6个品种叶片的全氮、全磷含量在甘蔗伸长期7~11月份较高、持续时间长而稳定,到12月份开始明显下降;而全钾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间呈持续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在8~10月含量较高,11月份开始下降。桂糖02-833、桂糖97-69和B9全氮、全磷、全钾、叶绿素含量在整个测定时期均高于对照品种。[结论]桂糖02-833、桂糖97-69和B9是养分吸收和利用较强的高产优质糖能兼用甘蔗品种,在生产中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8.
在磷钾肥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以我国甘蔗生产上的常规施氮水平即600 kg/hm~2作对照,设置4种不同的施氮水平试验,探讨甘蔗品种‘桂糖42号’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显示,‘桂糖42号’的最佳施氮量为150~300 kg尿素/hm~2,其蔗产量达到95.17~96.21 t/hm~2,单位面积含糖量达到14.07~14.97 t/hm~2,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桂糖42号’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甘蔗成熟期不同供水方式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方法]对8个甘蔗品系(种)在成熟期干旱、干旱后灌水和自然降雨3种水分处理的甘蔗蔗糖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大多数甘蔗品系蔗糖分积累变化规律表现为12月比11月大幅度提高,1月比12月缓慢提高;干旱后灌水条件下,大多数甘蔗品系在12月的甘蔗蔗糖分比11月低,1月虽有升高但不明显;干旱后灌水的处理与不灌水的相比,在11月和12月的甘蔗蔗糖分分别降低了0.12-1.54个百分点和1.38-3.16个百分点。[结论]在甘蔗成熟期蔗地灌水会导致甘蔗蔗糖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0.
蔗叶、蔗梢富含纤维素,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作牛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蔗区养役牛是传统经营模式,现代甘蔗生产区中役牛逐渐消失.根据市场需求,在蔗区发展肉奶牛养殖业,可使蔗区有机物质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蔗区生产能力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