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滇池周边农田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滇池周边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污染状况,用气相色谱法(ECD)对采自该区土壤样品进行了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和花卉地中,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检出率,以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最高,分别为66.7%~100%,52.9%~100%,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次之,溴氰菊酯最低;检出浓度平均值以氟氯氰菊酯最高,蔬菜地土壤中达44.9 μg/kg;春、秋两季,5种农药在花卉地的残留量高于蔬菜地,而夏季和冬季则相反.大棚和露地中,大棚的残留量显著高于露地.不同土层中,除氯氰菊酯在表层(0~20cm)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下层,其他4种农药在0~60 cm土层中残留量差异不显著.由于目前没有制定拟除虫菊酯农药土壤中残留环境质量标准,无法判定实验区土壤中拟除生菊酯农药残留超标率及土壤环境等级,但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我国蔬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蔬菜种苗、块茎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在各省区保护地蔬菜田该病害均有发生。对保护地根结线虫的病原分类与危害症状、寄生过程与危害机理、生物学特性与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根结线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腈法提取残留物抑食肼.用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稻杆中抑食肼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法在稻杆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回收率均在84%~104%,变异系数均在0.095~0.140,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芒果园中饵剂对橘小实蝇的防治效果及施药时期,在芒果成熟期监测了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发生动态,比较阿维菌素0.1%饵剂不同剂量对芒果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发生高峰期与芒果成熟期相吻合,成熟前果园中橘小实蝇的密度较低,诱捕到成虫数低于60头/诱捕器,开始有黄熟芒果或落地果时,虫量快速增加,最高为1 082.3头/诱捕器,采收结束后,虫口快速下降。使用阿维菌素0.1%饵剂2 250、2 700、3 150 g/hm2点喷,对芒果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大部分处理与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稀释1 5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对树上果的防控效果最高为82.1%,落地果为87.5%,采后果为79.5%。阿维菌素0.1%饵剂推荐使用方法为虫口暴发初期开始施药,使用剂量为3 150 g/hm2,对植株点喷,每株果树喷药面积为1.0~1.5 m2,避免果实接触药液,间隔7 d施用,直至采收结束。  相似文献   
16.
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GC-ECD)检测,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 及三七茎叶对其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三七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3~12.8 d;叶面施药后,其可被三七茎叶吸收并迅速向下传导至根部,且主要集中在须根中。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不同部位之间的最终残留量存在差异,依次为花>须根>块根。于三七病害发病初期 (通常在三七开花前的营养生长期)施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用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 施药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28 d收获的三七块根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RQ)仅为0.21%,处于安全水 平。建议在使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防治三七上的病害时,用药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 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17.
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ECD检测方法,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和广东香蕉中的半衰期为17.2~22.4 d。最终残留量与苯醚甲环唑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至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时间有关。苯醚甲环唑25%乳油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42 d,收获的香蕉全果中苯醚甲环唑留量小于0.33 mg·kg-1,蕉肉中残留量小于0.046 mg·kg-1,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值)1.0 mg·kg-1。栽培措施香蕉断蕾后套袋能显著减少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不同生态环境苹果园的降解行为.在昆明、北京和太原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苹果中降解半衰期为17.8 ~24.0 d,土壤中半衰期为12.1 ~15.8 d.苹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分别是0.015~0.051 mg/kg,<0.01 ~0.0...  相似文献   
19.
黄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畸变(根结或根肿大)百分率统计法、数根瘤法、根结百分率3种方法来比较黄瓜(嫁接黑籽南瓜)根结线虫病情指数,结果显示:数根瘤法和根结百分率的方法统计病情指数分别为25.33和42.67,根畸变(根结或根肿大)百分率统计病情指数为61.33,与数根瘤法和根结百分率所得数据相比在P0.05上差异显著;根畸变(根结或根肿大)百分率与数根瘤法和根结百分率法相比,前者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发病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