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通讯员壹刀)8月29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重庆拉开序幕。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重庆市台办指导,重庆市科协、福建省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协、甘肃省科协、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台湾《科学月刊》杂志社、台湾元智大学、海  相似文献   
62.
番茄和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对生姜生长及根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番茄、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对生姜生长、产量及根区环境的影响,为蔬菜茎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姜品种山农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番茄和黄瓜茎秆堆肥还田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0 t/hm2(对照)、处理1:20 t/hm2、处理2:40 t/hm2、处理3:60 t/hm2、处理4:80 t/hm2【结果】以最大处理80 t/hm2还田量的效果最好,此处理土壤容重为0.91 g/cm3较对照显著降低了17.27%,孔隙度为60.54%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6.64%,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分别为35.93 mg/kg、186.67 mg/kg、0.256%、168.33 mg/kg、14.85 mg/kg、1 380.91 mg/kg、102.63 mg/kg、175.47 mg/kg,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11%、39.13%、55.15%、32.54%、25.12%、46.88%、48.96%、50.14%,还田量80 t/hm2的处理对土壤葡萄糖苷酶、氨基肽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番茄、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可以改善生姜的根区环境,根区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姜植株生长,提高了生姜产量,80 t/hm2是最适宜的堆肥还田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 ~ 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 ~ 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 ~ 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 ~ 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 ~ 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 ~ 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 ~ 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 ~ 22.5 m;地被种类在12 ~ 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4.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果树资源据统计我国目前所栽培的果树品种多达700余种,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果树农业有着十分庞大的发展潜力,现如今果树种植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产业,随着果树种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在果树栽培种植的技术研发上也在不断增大资金投入,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果树资源进行开发,优化现有的果树栽培种植管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当前的果树种植现状,为提高我国果农的经济水平也有着积极影响。我们将对我国当前的果树栽培种植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为我国果林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5.
水稻是突泉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保障突泉县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水稻种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收入,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为更好地指导突泉县生产水稻,也为政府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需要在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遵循客观真实、因地制宜等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指标。基于此,结合突泉县气候特征,提出了具体的气象服务指标,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全球具有广泛的种植范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内蒙古马铃薯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降水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在不同生育期会对其萌发、生长、结薯和收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以内蒙古为例,阐述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期,分析了不同时期气象条件及优化种植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7.
以分布于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二倍体棱叶蒜(Allium caeruleum)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开花物候期的花粉寿命和活力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联苯胺α—萘酚染色法、TTC法、醋酸洋红法、I2-KI法、孢粉染色法和红墨水法均无法有效检测,而MTT法和离体萌发法适合二倍体棱叶蒜的花粉活力测定,适宜的离体萌发法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0 g·L-1+硼酸80 mg·L-1.不同开花物候期的花粉寿命均在60 h以内,存在两个活力高峰,4h时活力最强.处于同一开花物候期的二倍体棱叶蒜的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变化规律一致,花粉均可育,为短寿命花粉.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小麦光敏色素互作因子TaPIF4基因的结构、特性以及在小麦中的具体功能,从小麦中克隆TaPIF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48 h内的节律表达及在低温、干旱、高盐和脱落酸(ABA)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推测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TaPIF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所编码的蛋白在C端含有1个b HLH结构域。TaPIF4蛋白的b HLH结构域保守程度高,在进化关系上与粗山羊草的PIF4-like蛋白最近。TaPIF4基因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在光照条件下表达量低,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高。TaPIF4基因在外源ABA处理下表达被明显抑制;在干旱处理下,短时间内其表达量升高,之后下降;冷处理下,表达模式与干旱处理相反;盐处理下,其表达无明显规律。推测TaPIF4基因可能参与植物ABA、干旱、低温胁迫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测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高葶韭的物候特征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为高葶韭的进一步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调整和完善了葱属植物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高葶韭的物候观测中,于2007-2009年每年的3-9月观测记录高葶韭的物候期;此外,还观测了与高葶韭产量相关的4个指标(植株叶片数、假茎粗、株高及株幅),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葶韭每年3月中下旬萌动,4月上中旬抽薹,5月中旬始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年生长周期平均为180d左右;同年高葶韭无二次生长。叶是高葶韭的主要食用器官,单株叶片数、假茎粗和株高在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达最大值,分别是9.7,1.331cm和42.0cm,最大株幅为28.53cm;童期植株的株高、假茎粗均与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成年期植株的株高与假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与叶片数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探明了高葶韭的物候特性,其以休眠方式越夏,为绿体春化型、于长日照下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叶的营养生长期(25~34d)应加强管理,以延长营养生长期,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70.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葱属植物资源,挖掘优良性状,以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棱叶蒜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地理分布的45份棱叶蒜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棱叶蒜分布在81°09′—86°38′N,48°15′—43°15′E,海拔320~1896 m沿天山山脉以北及阿尔泰山以南的山地森林草原、干旱荒漠和干旱草原等7个生态区。15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1.19%~700.00%,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10~1.68。株芽数目、株芽大小、鳞芽大小、鳞芽数目以及根系大小性状的总载荷量均在0.90以上。根系、鳞茎和花部性状特征与生境特点密切相关。棱叶蒜地域分布广,生境多样,适应性强,数量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