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郊野公园以独特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旅游和休闲的理想之地,国内许多城市正在开展郊野公园建设的尝试。本文在分析郊野公园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期望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郊野公园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促进郊野公园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对策,阐述了对国内外郊野公园历史背景与发展概况,结合北京近年来郊野公园发展现状,提出了郊野公园在阶段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明确了设计原则与要点。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北京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需求,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本文对郊野公园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这一特殊绿地类型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方案概念确立、功能设施设置、种植设计以及材料选用等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每月对滇池湖滨区28个样点和主城区3个滨水公园在内的共计31个样点进行湿地鸟类丰富度和土地覆被因子的调查。通过计算显著影响湿地鸟类丰富度的土地覆被因子参数的适宜性指数(HSI)单因子指数,采用单因素聚类分析将综合HSI(HSIt)分类,构建滇池湖滨区湿地鸟类栖息地的HSI模型,以此评价该湖滨区各样点作为湿地鸟类栖息地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区的样点中除东大河的HSIt显著高于其他样点为极高适宜区,其他样点HSIt聚类均值均小于0.6,划分为高适宜区7个、中适宜区10个、低适宜区10个。而城区滨水公园的3个样点中,除翠湖为低适宜区外,莲花池、篆塘的HSIt显著低于其他样点,为极低适宜区。  相似文献   

6.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1):80-82
通过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中影响鸟类活动的关键因子,整理出鸟类栖息地构建的3个主要途径(控制人为干扰、营造湿地水域生境以及营造植被群落生境),并提出构建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公园保护区域划分、地形设计、水深控制、植物群落规划、人工生态岛屿、生态护岸、鸟类招引设施等,从而使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营造更加科学合理化,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城市郊野公园的研究和建设进展。在界定了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义和内涵之后,分析了城市郊野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等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评价了其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方面重要的生态功能,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效益评估指标,最后就有关郊野公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郊野公园是世界公园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历史演变、概念特征、类型模式和管理体制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郊野公园经历了理念起源、管理探索与功能转型、注重游憩3个历史发展时期,其特征表现为:近郊区位、以自然和乡村景观为主、保护环境、满足城镇居民郊外游憩需求等.郊野公园按照主要活动设施、主导游憩活动、地貌特征、景观特色和旅游资源五种标准分为24个类型.总结英国和我国香港较为成熟和完善郊野公园管理体系和立法政策,探讨我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4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的问题。荒野思想的加入可重新连接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互动,让原本受到生态破坏的郊野公园得以修复。因此,本研究在荒野思想下运用自然优先、新自然主义种植、野生野趣、与荒野互动共生的设计原则对郊野公园进行探究,总结出更适合郊野公园再野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游憩者需求的郊野公园发展分析和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游憩者需求为切入点,针对游憩者游憩倾向和游憩者对郊野公园功能需求方面,对国内部分重点城市的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明确了以满足游憩者需求为主题的郊野公园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郊野公园开发体系的6个要素,包括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规划先行的开发原则,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开发形态,人性化的服务观念,以及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日渐远离自然,人们对郊野公园的游憩需求正不断增加。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专家,对郊野公园的游憩要素进行分类,从生态空间、游憩空间、人文价值、地形、水体、植被、设施7个角度出发,选取了18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8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构建郊野公园游憩度评价体系。从构建的体系结果来看,生态空间空气清洁度高、生态空间面积适宜、游憩空间活动类型丰富的郊野公园具有较高的游憩度。且郊野公园的游憩特点为空间感舒适、野趣、清洁、安全。对郊野公园游憩度的研究,可以引导游人理性使用郊野公园的游憩资源,对提高郊野公园的游憩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上海市郊野公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认为要凭借优势、寓教于乐、提升生态教育理念,要加强部门合作与规划协调、保护环境,要实行功能分区、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实行依法管理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上海市郊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成都现有十大郊野公园走访,浅析现阶段成都郊野公园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利用公园特色提升公园品质、打造成都郊野公园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郊野公国是北京市近几年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对改善域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体闲生活、提高城市景观质量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郊野公园性质和其周边城市化进程矛盾的日益加剧,郊野公园的转型和改造计划已然产生.以北京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和系统研究,对其进行了总体改造设计,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城市融合的郊野公园,尝试梳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郊野公园转型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成都现有十大郊野公园走访,浅析现阶段成都郊野公园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利用公园特色提升公园品质、打造成都郊野公园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满足北京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需求,北京市郊野公园开放规模不断增大,因此有效提升郊野公园管理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重点从休闲、健身、科教以及公园维护等4个方面阐述提升服务水平的各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婷  车生泉  周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82-6685
以上海市为例,对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特征和空间特征、游憩活动进行调研,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从生态、景观和游憩方面对样地进行评价,总结和比较分析5种类型植物群落显著特征,为未来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郊野公园是城市边缘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应用对于郊野公园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研究结合榆林市榆溪河郊野公园案例,以“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融为目标,提出乡土景观资源在郊野公园中的保护、延续与再生应用策略,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现代城市人群游憩需求、展现地域乡土特色、促进周边区域发展、构建符合现代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郝炅旗  张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16-120,124
[目的]调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统计其中节约性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郊野公园和植物节约性特征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为例,对园内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及配置模式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调研得知,该园区植物有50余科100余属,共计138种,其中具有节约性特征的植物有106种,占76.81%.[结论]从节约的角度对园区植物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应用策略:选择具有节约特性的植物,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为同类型郊野公园中植物景观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