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1篇
  8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辣椒苗期耐低氮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5份不同基因型辣椒为材料,采用苗期营养液水培的方法,对辣椒苗期耐低氮筛选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氮处理对辣椒18个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基因型差异。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植株干质量、地上部氮积累量、根氮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等8个指标的相对值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耐低氮能力的关键评价指标。分别以筛选出的8个关键指标和18个指标标准化的变异系数为权重进行辣椒耐低氮能力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并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8个关键指标评价结果与18个指标评价结果也基本一致,耐低氮能力强和弱的前5份材料重合率达80%以上。对筛选出的3份苗期耐低氮水平不同的辣椒材料进行了成熟期耐低氮初步评价,结果成熟期耐低氮水平与苗期耐低氮水平趋于一致;苗期8个关键指标中,除根冠比外,其余7个指标均与成熟期耐低氮性显著相关。因此,利用8个关键指标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法可有效地在苗期对辣椒耐低氮水平进行大批量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232.
桃树流胶病是恭城县水果的主要病害,文章就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防是较有效的措施,即选用耐病的优良砧木、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修复、树形合理修剪、增施农家肥、有机肥、科学药防。  相似文献   
233.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叶利用率、茶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终端产品开发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内容,将茶叶和烘焙食品结合开发烘焙类茶食品,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一种新潮流.综述了主要烘焙类茶食品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涉及茶面包、茶糕点、茶饼干和茶月饼等,并总结了烘焙类茶食品抗氧化性和抑菌作用两个功能,最后提出烘焙类茶食品未来的几个研究...  相似文献   
234.
旨在使用加权一步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充分利用群体的表型、系谱和基因型信息,探索与大白猪眼肌面积、估计瘦肉率和背膘厚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收集21 754头大白猪眼肌面积、估计瘦肉率和背膘厚的表型记录数据,其中基因型数据个体共1 259头。通过方差分析和加权一步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性状显著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并进行基因注释、GO(gene ontology)功能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白猪眼肌面积、估计瘦肉率和背膘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450 6±0.017 3、0.496 8±0.017 4和0.475 8±0.017 2。利用加权一步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与眼肌面积显著相关的候选QTL区域10个,与估计瘦肉率显著相关的候选QTL区域8个,与背膘厚显著相关的候选QTL区域12个。后续基因注释、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与眼肌面积相关的候选基因36个,共富集到7个条目;与估计瘦肉率相关的候选基因29个,共富集...  相似文献   
235.
<正>种业振兴行动是实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行动。畜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生猪育种工作成效显著,但种猪生产性能总体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种公猪在生猪繁育体系的遗传贡献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生长及繁殖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整个生猪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特别是以种公猪站为纽带的新型生猪繁育体系的发展与建立,进一步凸显了种公猪在遗传繁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236.
本研究主要对大白猪的繁殖性状和乳头数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评估遗传趋势和表型趋势,并探究乳头数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将乳头数作为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对影响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进行方差分析,运用DMU软件的DMUAI和DMU4模块,利用单/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大白猪繁殖性状和乳头数的遗传参数,并评估这些性状的遗传趋势和表型趋势。结果发现,乳头数对校正21日龄窝重的影响在P<0.05水平显著,对校正21日龄均重的影响在P<0.001水平显著;大白猪乳头数的遗传力为0.156±0.023,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各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010~0.092,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各繁殖性状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306~0.978,表型相关的范围为-0.055~0.970;各繁殖性状的遗传趋势和表型趋势均为先下降后上升,表明该群体的繁殖性状早期选育成效不佳,但在选育后期有所提升。乳头数和校正21日龄均重的遗传趋势和表型趋势波动比较大,表明这2个性状在该群体中并未被选育,在后期选育时,该群体应注重乳头数的选育,以提高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37.
为探讨利用DUS测试性状对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更好地对大豆品种资源进行评价与分类,本研究以106个适合西南地区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31个DUS测试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不同类型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个DUS测试性状的15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4.94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假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05~1.42,测量型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1.43~1.91。本研究首次使用的9个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55~1.28。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色与大豆幼苗下胚轴花青甙是否显色高度相关。聚类分析将106个品种分为4组,每个组群具有各自独特的表型特征。研究结果说明DUS测试性状多且多样性高,能够对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基于DUS测试性状的聚类分析划分不同种质类型,筛选出20份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38.
鲜食玉米渝糯7号DNA指纹图谱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开荣  林清  郝风  吴红 《玉米科学》2006,14(1):043-045
利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对鲜食玉米渝糯7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从2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特征引物,构建了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用于渝糯7号、s147-1(母本)、s181(父本)的种子质量鉴定。  相似文献   
239.
官玲  王红娟  蒋晓英  林清  白文钦 《种子》2023,(4):133-138
为构建重庆蚕豆DUS测试标准品种群体,完善蚕豆DUS测试技术,为西南地区蚕豆品种保护和登记提供完善和准确的理论支撑,2019—2020年对蚕豆DUS测试指南中的17份标准品种进行田间测试,采用符合系数(COC)分析标准品种在重庆地区的性状表现与指南描述的差异性,评价蚕豆标准品种在重庆地区表达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17个标准品种有6个品种符合系数大于0.990 0,占35.3%,64.7%的品种符合系数小于0.990 0;36个测试性状中有22个性状的符合系数大于0.990 0,占61.1%,其中质量性状符合系数最高(0.999 0),其次为假质量性状(0.996 0),数量性状符合系数最低(0.976 0);对符合系数小于或等于平均值的8个性状的标准品种进一步优化,重新筛选出了对应的标准品种,但仍有部分性状没有筛选到合适的标准品种,建议加强已知品种和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出适宜重庆测试区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240.
杨旭  林清  黄丽  刘翠玉  徐阳  吴开云  龚榜初 《果树学报》2023,(11):2435-2445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000倍液、0.01%2,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