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农学   17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百分点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kg/hm~2,大白菜施N 312.3kg/hm~2、P2O533.5kg/hm~2和K_2O 59.4kg/hm~2,小白菜施N 235.5kg/hm~2、P_2O_5 0kg/hm~2和K_2O 54.9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化肥分3次对水浇施,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  相似文献   
52.
施肥量对抚仙湖北岸水稻土氮磷钾垂直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抚仙湖北岸蔬菜施肥量过大,易使养分流失的问题,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法,探讨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土N、P、K垂直迁移状况和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条件下,土壤速效N随水垂直向下迁移的流失量大,在不施N肥的条件下,每公顷的N流失量,砂壤土为381 kg,壤粘土为85 kg;且流失量与施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被土壤吸附的量很小。而土壤有效P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短且迁移量小,流失量也极少,主要被土壤吸附在施肥层(0~20 cm),上层土壤有效P沉积量与施P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流失量与施P量关系不明显;不管是砂壤土还是壤粘土,每公顷土壤P流失量仅为0.007~0.014 kg。土壤速效K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长短及迁移量多少与施K量呈正相关,但速效K流失量很小,每公顷的K流失量,砂壤土为12.00~23.02 kg,壤粘土为4.81~7.91 kg,绝大部分被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53.
星云湖径流区马铃薯控肥技术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马铃薯生产中,农户施肥过量导致土壤养分残余量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特别是对湖泊水质产生影响的实际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检测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不同施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作马铃薯施N量300~600 kg/hm2,块茎产量及N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随着施N量增加而下降,以施N量300 kg/hm2的最高,分别为56278.5 kg/hm2、64.3%、108.0 kg/kg、186.2 kg/kg;施P2O5量75 kg/hm2与施P2O5量150 kg/hm2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基本接近 (分别为55173.0、55911.8 kg/hm2),但马铃薯P 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均以施P2O5量75 kg/hm2的最高,分别为15.5%、40.5 kg/kg、711.0 kg/kg;同样施K2O量150 kg/hm2与施K2O量30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差异较小(分别为55173.0、55911.8 kg/hm2);施肥方法以基肥+1 次追肥的植株N、P、K吸收量最高,产量也最高。星云湖径流区冬作马铃薯控氮减磷施肥技术:施N 300~450 kg/hm2、P2O5 75~105 kg/hm2、K2O 150~225 kg/hm2为宜(对于前作为水稻或肥力差的田块可采用施肥结构的上限);基肥施用比例N、P2O5、K2O分别占70%、100%、70%,均匀撒施于播种沟(肥料不能与种薯接触),余下肥料于现蕾期前兑水浇施。研究结果已应用于当地的冬马铃薯生产,实现了高产高效,同时削减了农田氮磷流失量,对星云湖水治理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接近的6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猪,其70日龄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26.96±3.51)kg、(485±75)g和1.55∶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仔猪增0.17 kg(P>0.05)、提高8 g(P>0.05)和降低0.01 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发酵床圈栏可替代普通圈栏并推广。  相似文献   
55.
甘蔗新品种在耿马蔗区轻简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简栽培下,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比较‘云蔗05-51’、‘云蔗05-49’、‘柳城05-136’、柳城03-1137、‘福农40号’、‘福农38号’、‘桂糖35号’、‘桂糖31号’、‘德蔗03-83’和‘粤糖60号’等10个甘蔗新品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福农40号’的理论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福农38号’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品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云蔗05-51’、‘云蔗05-49’、‘桂糖35号’的平均蔗糖分显著高于对照,‘福农40号’和‘桂糖31号’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品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除‘福农38号’外,种植其他9个新品种均有经济效益,达825.00~10 185.00元/hm2。综合分析表明,‘云蔗05-51’、‘云蔗05-49’、‘柳城05-136’、‘柳城03-1137’、‘桂糖35号’、‘德蔗03-83’和‘粤糖60号’在耿马蔗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相当,建议在耿马蔗区或生态环境相似蔗区配套轻简栽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比较不同甘蔗新品种轻简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指标,旨在进一步筛选适宜采用轻简栽培的甘蔗新品种,为甘蔗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针对在玉溪市烤烟生产上常发生的烤烟气候性斑点病问题,采用田间调查、采集配对样品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根际土壤及植株各部位叶片等为探索对象,从病害在田间分布及叶片养分变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初花期气候性斑点病发生叶位以第4~7叶位(由下至上)的叶片发生较多(占83.5%);发生气候性斑点病的烟株,内因是由于植株N、Ca、Mg含量过高而K含量不足,从而提高了N/K、Mg、/K及Ca/K比值,导致N、K、Ca、Mg营养不平衡,而外因气候条件只是一个诱发因子.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土壤有效氮(特别是速效的NO3与NH4+)及交换性Ca、Mg含量过高,有效K含量过低所致.  相似文献   
57.
针对玉溪市江川县普通红皮洋葱生产上发生的发杈分球现象,以根际土壤及植株各部位器官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探讨了洋葱分球植株与正常株及其相应的根际土壤的相关营养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洋葱发生发杈分球后,不但外部表现出发杈、分球等典型特征,而且内部相关营养元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洋葱分球株各部位的P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株,而N、K元素的含量分球株均低于正常株,从而导致P/N、P/K值过高,N、P、K的比例不协调,同时Ca、Mg、Zn元素吸收量过高(主要富集于洋葱鳞茎和根中),而Mn元素含量太低也是导致洋葱分球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普钙过量施用是引起“花而不实”发生的一个间接因素 ,也能导致油菜产量下降 ;但普钙与硼锌肥合理配施能提高油菜及蚕豆作物的产量。根据这些研究结论 ,作者于 1 996~ 1 997年在氮、钾肥常规用量的基础上 ,探讨了普钙与硼砂及硫酸锌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根据预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全县6个乡(镇)64个村委会188个自然村9632户10224头母猪的调查研究表明:江川县母猪品种多、杂、乱,真正本地纯种母猪濒临灭绝,建立保种与利用的母本繁育体系迫在眉睫;杜本杂仔猪仍是目前农村猪生产的主要模式;LY母猪受胎率较低;6胎以上产仔数尤其杜本母猪减少明显,不如本地母猪;本地留养的杜本母猪近交衰退严重,生产仔猪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60.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及其室内分析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低钾而高镁的土壤上,从植株各个部位探索番木瓜植株镁、钾营养变化对其生理性缺钾叶枯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叶枯症的发生,除与土壤有效钾缺乏有关外,Mg/K比值过高也是导致该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缺钾叶枯病的番木瓜植株,其根、茎、叶片、叶柄等器官含镁量均明显提高,施用钾肥后不但提高了植株的含K量,而且能抑制番木瓜植株对镁的吸收,从而协调平衡Mg/K比值,生理性缺钾叶枯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