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冬水组的39份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对参试小麦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为1.56~2.01,平均为1.88,其中面粉吸水率H′最大,面团稳定时间H′最小。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71.93%)。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归为4个主成分,可解释73.76%的性状信息。在欧式距离6.5处可将39份小麦品种(系)分为5大类群,每个类群各有侧重,优质小麦呈现聚类特征;小麦的性状综合评价值(D)越高,其综合性状越优秀,总体呈现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的特点。黄淮区试小麦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综合性状较好的新麦45、山农116和轮选2000等品种(系)可作为小麦育种的首选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52.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周芝10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芝4号为母本,周970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参加安徽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104.72 kg,比对照增产12.55%,增产达显著水平,居试验第1位。2016年10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周芝10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耐渍、抗病、广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4.
为更好地促进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利用,试验以豫麦49和新麦18号做为对照品种,对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22号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灌浆和光合规律、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周麦22号产量的主要贡献来自千粒重(46.5 g)和穗粒数(34.7粒)的协同提高;冬前大分蘖较多和成穗率(47.3%),减少了无效分蘖对养分的消耗;较稳定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气冠温差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灌浆强度(1.27 g/d·千粒);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特别是扬花期可溶性蛋白含量(69.40 mg/g)较高表明周麦22号具有较强的源叶碳氮代谢活性;另外,周麦22号在灌浆中期SOD含1 752.4 U/g,显著高于豫麦49和新麦18号。周麦22号良好的生理生化特性,保证了源、库、流协调高效,为周麦22号高产、抗病、抗逆、广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测定了人工气候箱中长至成熟期的芝麻抗性品种-新蔡选抗秸秆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芝麻秸秆中水分7.4%,灰分12.7%,冷水抽出物24.5%,热水抽出物26.4%,1%氢氧化钠抽出物51.8%,苯醇抽出物10.9%,综纤维素47.2%,木质素1.7%,果胶0.2%,多戊糖12.7%,蛋白质2.9%。为芝麻秸秆高效利用和芝麻抗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实现芝麻优质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用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超声萃取样品,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净化-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糖。烟草样品萃取液先通过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Carbo Pac PA1(4×250 mm,5"m)碳水化合物分离柱为固定相,0.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分离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3.5%~10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检测限均小于1.6 mg/L,与常规方法相比,改进的方法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效率大幅度提高,为基因编辑素材中糖的快速测定提供了高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在芝麻封垄前使用苯达松、镰锄、高效盖草能,结果表明:苯达松对芝麻的生长是不安全的;镰锄和盖草能都使株高降低,单株蒴数减少,但是蒴粒数和千粒重有所提高,亩产量水平分别为51.9kg和52.0kg;综合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来看,以高效盖草能效果最好,但以莎草为主的地块,以镰锄为佳。  相似文献   
158.
冬小麦杂优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冬小麦18个杂优组合产量与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收获穗数r7>千粒重r5>抽穗期r6>株型r2>生育期r9>单穗重r4>粒质r8>穗粒数r3>株高r1.表明在该区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为收获穗数,千粒重,抽穗期,并以此确定了本区冬小麦杂交组合及高产品种选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9.
在近几年对周口市芝麻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芝麻产区病虫害发生特点,从芝麻病害防控、芝麻害虫防控、杂草防除等方面制定了芝麻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为芝麻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国审周麦 1 6号是周口市农科所以超高产、优质、多抗为主要育种目标 ,采用阶梯改良的技术路线 ,经三轮杂交聚合诸多亲本的优异性状选育而成的超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经国家、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3年 4组 72点 (次 )试验 ,平均产量 75 2 5 .5kg/hm2 ,最高 1 0 692kg/hm2 ,平均比对照增产 6.1 %。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