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研究了不同多效唑用量对周麦23号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较好地降低株高,防止小麦倒伏,起到保产、稳产的作用。当多效唑使用量达到1125g/hm^2水平时,周麦23号株高可从83.0cm降低到77.3cm,面粉白度均值达到75.6,蛋白质含量保持在标准的范围内.面粉白度和揉混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毒性蛋白基因Bt为目的基因,研究了不同硼酸浓度处理对大豆子叶节转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1硼酸浓度诱导培养基诱导的大豆丛生芽长势最好,而且转基因效率高达3.3%.对获得大豆转化幼苗的根和叶片采用PCR、逆转录PCR和Sou...  相似文献   
143.
为给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在小麦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对周8425B及其衍生的50份在我国生产和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后代品种(系)的系谱、农艺性状和加工品质进行了分析及1B/1R检测。结果表明,周8425B基因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子一代周麦11、12、13和16号传递到子二代和子三代中,其中由子一代周麦13号衍生的品种(系)占全部衍生后代的40%,其次是周麦16号和周麦11号的衍生品种(系),分别占全部衍生后代的20%和18%。周8425B为1B/1R易位系,在其后代50份衍生品种(系)中1B/1R易位系占78%,其中在子一代中1B/1R易位系为87.5%,在子二代中为85.7%,在子三代中仅为42.6%。在衍生品种(系)中,44份材料的产量较周8425B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最高的是周麦23号,其产量为8.73t·hm-2,其次是阳光58、周麦22及徐麦270;面条评分最好的是豫展4号,其次是徐麦270和鹤麦026;徐麦270的产量相对较高,面条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4.
周芝5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介绍了周芝5号特征特性,并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禁止打叶、适时打顶和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5.
大豆是世界主要农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大宗农产品,是我围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直线上升,我国面临巨大的大豆进口压力,大豆生产面临着如何提高单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6.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20多年来,我国大豆科技工作者开展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研究,鉴定出一批性状特异的野生大豆种质,研究出克服野生大豆不良性状的技术,为大豆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7.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吉林省1923-2005年育成的30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为材料,通过2005和2006两年田间试验在R2﹑R4和R6期对叶部性状演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197.80kg&;#8226;hm-2增加到2005年的2305.545 kg&;#8226;hm-2,82年来增加了1107.73kg&;#8226;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kg&;#8226;hm-2;单株叶面积﹑单株叶片数目﹑长宽比和叶面积指数(LAI)随着育成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小叶面积随着育成年代的增加而降低;新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在生殖生长期均大于老品种,尤其在后期有较长的绿叶期;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R2和R4期与单株叶片数目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叶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考虑作为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18个小麦品种(系)苗期形态和生理共11个指标的定笥与定量灰关系分析,对每一品种(系)的生产潜力作出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95中(44)和山东龙口麦的生产潜力最大,周麦13号和豫展1号的生产潜力量小。这为小麦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9.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冬水组的39份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对参试小麦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为1.56~2.01,平均为1.88,其中面粉吸水率H′最大,面团稳定时间H′最小。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71.93%)。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归为4个主成分,可解释73.76%的性状信息。在欧式距离6.5处可将39份小麦品种(系)分为5大类群,每个类群各有侧重,优质小麦呈现聚类特征;小麦的性状综合评价值(D)越高,其综合性状越优秀,总体呈现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的特点。黄淮区试小麦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综合性状较好的新麦45、山农116和轮选2000等品种(系)可作为小麦育种的首选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50.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