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8篇
  22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在重庆市武隆县白马烟草基地开展食诱型诱捕器3.3hm2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通过释放害虫喜欢的气味,吸引其聚集取食,并在烟叶宝中添加微量杀虫剂,达到集中、高效诱杀害虫的效果。7月10日调查发现,诱杀害虫数量达到峰值,平均每个诱捕箱诱杀鞘翅目害虫14.3头,鳞翅目害虫3.1头。因此,利用食诱型诱捕器诱杀烟草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可在烟草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每667m2用3个诱捕箱。  相似文献   
82.
研发了一个基于C#、VB.NET和JavaScript编程语言,以SQL2005为数据库,Windows2003为服务器平台的奶牛场健康养殖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牛群管理、产奶管理、牛群繁殖、饲养与饲料、疾病与防疫、统计分析、场内管理和系统维护共八大模块。  相似文献   
83.
家畜生产链中的转基因技术作为改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是21世纪不可回避的并需要积极应对的技术领域。鉴于转基因食品、动物饲料及其动物产品的安全与风险并存,本文阐述了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内涵,总结了世界各国及其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接受态度,其中欧盟对于GM食品、饲料及GM动物的开发持谨慎的态度,在相关标识及立法上起步早,并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立法。对于食品和饲料的GM的标识阈值欧盟为0.9%,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为1%,日本与韩国则对此标识未作要求,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则对GM产品标识采取自愿的方法,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着重于对转基因产品安全审批,但对终端产品管理和标识尚无界定。其次,本文总结了中国在转基因动物溯源技术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一是基本构建了基于基因改良的转基因动物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平台(www.gmanimal.com.cn);二是提出了转基因动物产品溯源的全程标识技术路线;三是使用Net及网络数据库技术开发了转基因动物(猪)及其产品全程溯源模式系统,可实现从是否使用转基因饲料和(或)使用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正向跟踪及方向溯源,为满足政府的监管及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技术上做好了储备。  相似文献   
84.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棉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个品种的棉花杂种F1共计31份田间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纯度鉴定。通过田间纯度鉴定与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对比,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在杂交棉花制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关分析得出SSR分子标记鉴定纯度和田间鉴定纯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以上;回归分析得出SSR分子标记鉴定纯度与田间鉴定纯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SSR分子标记鉴定纯度能够准确预测田间纯度。因此,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能够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8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过程以及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实践等三个板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实践和教学水平,提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7个要点:即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改革实验课教学形式与内容、建设实验中心、加强科研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和丰富学科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河北省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关于养殖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解决方案,包括可追溯的背景和定义、开发工具的选用、养殖环节系统建立的框架图、养殖环节数据库的建立和追溯数据的采集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87.
增施矿质营养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增施Ca、Mo等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其对烟株体内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控病效果、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方面明确供试矿质元素中与控制烟草青枯病发生最相关的矿质营养。【方法】采用室内与田间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性地给烟草根外增施Ca、B、Mg、Mo 4种矿质营养,进行多重复小区试验;通过调查以叶面喷雾方式根外增施4种中微量元素后,烟草青枯病在室内和田间的发病情况,测定室内喷施4种元素后烟株体内防御酶系指标的变化、4种元素对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直接抑菌作用以及处理后烟草田间各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对烟株体内防御酶的调控作用。【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烟株正常生长营养的基础上增施Ca、B、Mg、Mo 4种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控病效果,Mo处理最好,其次为Ca处理,两者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推迟、延缓发病作用,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分别比对照低300.00、244.44 (基于发病率) 和 380.56、352.78 (基于病情指数)。Mo、Ca处理对青枯病菌具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作用,处理24 h 后抑菌率最高,分别为35.93%、33.13%;对青枯病的室内最终控病效果分别为64.79%、57.67%;两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感染青枯病烟株体内POD、CAT、SOD、PPO、PAL活性,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3.11、1.10、0.82、1.68、0.60倍和1.26、0.73、0.90、1.00、0.32倍;并可显著降低MDA的含量,分别降低0.50和0.26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上增施Ca、B、Mg、Mo 4种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以Mo、Ca处理最好,两处理对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分别为49.46%-65.52%、46.80%-57.40% (2011 年)和45.28%-62.17%、42.91%-62.57% (2012 年);此外,补充Mo、Ca矿质营养后烟草株高、最大叶宽、茎围、最大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对田间烟草的健康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烟株的营养状况与其抗病性密切相关,定期向烟株增施Mo、Ca营养可增强烟草对青枯病的防御能力并提高其抗青枯病的特性,对烟草青枯病具有明显的控病作用;这对植物病害-营养-控病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生物实验流程管理是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我们针对生物实验室实验流程灵活,数据流网络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套生物实验流程管理模型(Biological experiments flow management model,简称BioEFM),为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Biology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缩写为BioLIMS)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大提高了BioLIMS的开发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BioLIMS)应用于水稻基因组测序实验的信息管理中,为水稻基因组测序实验提供了灵活、便捷、高效的实验信息管理工具,为水稻基因组测序及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观察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NSP12互作蛋白乳酸脱氢酶B (LDHB)的体外表达情况和小RNA干扰效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LDHB-3*Flag,并在Vero细胞中过表达LDHB,发现在37 kDa处有大小相符的明显条带。设计的2条小干扰RNA能降低LLC-PK1细胞中LDHB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经one-way ANOVA检验证明干扰实验组2~(-ΔΔct)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为研究LDHB在PEDV感染LLC-PK1和Vero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
选择60头16月龄(420kg左右)的纯种黑安格斯公牛,依据体重和类型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调控产品,试验1组添加营养调控产品Ⅰ,试验2组添加营养调控产品Ⅱ,剂量均为100g/d。试验结果表明:2种营养调控产品配合基础日粮饲喂,其正试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 21 kg和1. 16 kg。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增重价值、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济效益以试验1组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