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生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籽苋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分析表明,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生态系统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系统人工辅助能的消耗,增加系统物质循环中利用环节,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并阐述了3种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2.
厚皮毛竹春笋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江西特有厚皮毛竹春笋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3.
对厚壁毛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壁毛竹新鲜叶片叶绿素含量为1.953 mg·g-1(以下各指标的测定此用材料均为新鲜材料),β-胡萝卜素含量为6.539 mg·(100 g)-1,硝酸还原酶活性(指NO2)为139.5 μg·g-1·h-1,果胶酶活性为3.14 μg·mL-1·h-1,蔗糖酶活性为21.2 mg·g-1·h-1,这些性状与毛竹有显著差异,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2.17 mg·g-1·h-1,与毛竹差异不显著;其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毛竹叶157.17%;除天门冬氨酸外,其它16种氨基酸均高于毛竹叶33.9%~163.20%,说明厚壁毛竹生理代谢旺盛,与其"厚壁"性状的生物量积累速度、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64.
毛竹学名百年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Mosobamboo)的拉丁学名不管是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抑或Phyllosl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其发表时间都以不争的事实走到了第100个年头。而把毛竹学名定为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下的cv.,f.或var.Pubescens那是1906年以后的事。本文揖了些资料,以泽同好。  相似文献   
65.
厚皮毛竹竹材冲击韧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厚皮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achyloen)是毛竹15个种下单位之一,其秆壁特厚,上部近实心,生物量大,目前数量稀少,特产于江西,已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本文报道其竹材的冲击韧性。1 材料与方法1.1 试材采集试材于1995年秋采自江西省万载县高村乡严田村厚皮毛竹...  相似文献   
66.
石灰岩地区淡竹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7.
平衡施肥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的试验 ,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出笋数量、产量和竹笋地径 3个产量因子的影响 ,并建立了 2 0 0 0年各处理小区内土壤养分元素N、P、K、Ca、Mg含量与 2 0 0 1年各处理小区单位面积竹笋平均产量的相关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各平衡施肥配方对平均地径、单位立竹出笋数的影响与进行垦复的对照差异不显著 ,2 0 0 1年各小区竹笋平均地径显著大于 1 997和1 999年的平均地径 ;各养分元素对单位面积竹笋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 :N >Mg >P >Ca>K ;K肥对增加竹材直径和提高竹材质量有良好促进作用 ;以产笋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1P1K2 ;以产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2 P1K2 。  相似文献   
68.
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地处赣中吉泰盆地的泰和县严重退化红壤区为研究对象,对1991年采取8种模式重建森林的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采取不同模式重建森林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生物量及层次分布有明显差异,利用最优综合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各重建模式样地微生物特性的优劣次序为:54号>66号>78号>83号>15号>42号>13号>5号.木荷纯林模式的微生物特性最好,其次是枫香马尾松株间混交模式、枫香纯林模式、枫香湿地松行间混交模式、桉树纯林模式,3种针叶纯林模式的微生物特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69.
建国以来,江西省的油茶生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基础和规模。但是在生产中仍存在单产低、出油率低、利用率低、产值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实现立体生态型经营、多层次综合利用是充分利用油茶林的多功能、多效益、挖掘油茶生产的巨大潜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0.
井冈山罗浮栲群落种群生态数量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天然罗浮栲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生态场理论,对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罗浮栲优势种群的生态数量场主要有如下特征:1)数量场的作用范围为半径为60 m的圆;2)β"驼峰"值的时间延续长度为100年;3)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的梯度在规范距离 (r为 0~28.8 m)表现为:在3.6~14.4 m 场势增强,在18.8~28.8 m场势减弱;4)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具有周期震荡的特征,震荡的周期为2个世代,时间长度为50年;振幅处于较大值的时间较长,即250年,说明现在的罗浮栲群落并未进入衰退阶段;罗浮栲种群数量场具有阻尼震荡的特点,表明罗浮栲群落在325年以后将进入衰退期,到那时罗浮栲群落的优势树种地位将被其他树种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