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详细总结了Wide9801和Wide9809两个美国杂交种的成系及测配结果,说明测配组合鉴定要经过旱、涝等不同气候年份,才能确保鉴定出的组合稳产性高、自交系材料基因型充分表达。测配结果表明:通579、通1005和通1138一般配合力较高,579×7922、1005×丹988等4个组合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22.
针对本地区推广的2个玉米品种,着重总结本地骨干系选系基础材料研究,明确了各自交系性状遗传功效,指出了自交系通A67和B20作用及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1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10×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遗传分析表明:参试各组合在出苗率、出苗时间、吐丝时间、出蓼-吐丝间隔时间、株高、穗位高、吐丝-成熟时间、成熟日数、收获籽粒水分、脱粒水分、公顷产量、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容重17个数量性状上差异较大。通过对这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有20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43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表明,产量、穗长、百粒重、出蓼-吐丝间隔时间短,是品种选育的第一要素;合理的株高、穗位、吐丝时间,是品种选育的第二要素;较低的收获水分,脱粒水分,较小的秃尖是品种选育的第三要素;适当的吐丝-成熟日数、成熟日数、穗行数,是品种选育的第四要素。  相似文献   
24.
玉米超多穗行数DH系15D969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6×PHB1M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育种,意外获得了30穗行数DH系15D969,通过对种植2代、3代的穗行数变化进行分析,其平均值为26行,最高值为32行,是新发掘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5.
针对玉米紫色叶鞘自交系×绿色叶鞘DH系的8份F1材料,经杂交诱导、海南自然加倍自交结实收获607份DH系,就紫色叶鞘和绿色叶鞘DH系数量、污染率、平均污染株数及绿色叶鞘DH系受紫色叶鞘、绿色叶鞘污染株数进行适合性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叶鞘单倍体花粉活力强于绿色叶鞘单倍体.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玉米DH系选择和杂交组合鉴定穗性状的权重,为玉米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以 79份改良15D969育成DH系(NSS)和3份骨干系(PH6WC、PH2VK、PH6JM,SS)进行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GCA和SCA相对效应值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穗粒重为DH系选择和杂交组合鉴定的首要因素。实际育种操作中,DH系田间选择应侧重果穗要长、适宜穗行数(≥14)、高粒穗比,从而实现最大穗粒重目标;杂交种田间鉴定应侧重高粒穗比、百粒重要大、果穗要长,从而确保最大穗粒重。  相似文献   
27.
利用先玉335品种(PH6WC×PH4CV)P1、P2、F_1、B1、B2、F2共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六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穗重、穗粒重、穗轴重、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出籽率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重、穗粒重、穗轴重、穗长、穗行数6个性状均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混合遗传模型;秃尖长、百粒重两个性状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上混合遗传模型;穗位高为1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加、显混合遗传模型;出籽率为多基因加、显、上遗传模型。株高、穗轴重、百粒重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为辅。穗重、穗粒重、穗行数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穗长主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同等重要;秃尖长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遗传为辅;穗位高、出籽率多基因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139份DH系为母本、以百粒重不同的3份材料为父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针对F0的百粒重的遗传效应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F0百粒重的遗传属于加-显-上模型,广义遗传力为99.97%,狭义遗传力为59.10%;正向显性效应大,负向显性效应小;正向上位性效应大于负向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29.
玉米PH6WC组合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2012年利用PH6WC组配的入选杂交组合9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长>秃尖长度>穗位高>株高>穗行数>粒穗比>脱粒水分。不同年份由于气候不同,各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有相应的变化。粒穗比、脱粒水分与产量关系不密切,粒穗比与脱粒水分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30.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珍贵树种,是集药用、观赏、绿化和特种优质用材为一体、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以散生为主自然分布。人工栽培是解决天然南方红豆杉资源日益减少与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矛盾的有效途径。因红豆杉种子稀少,繁殖困难,如何快速、有效的繁殖育苗是发展南方红豆杉的关键问题。通过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总结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和不同激素浓度对扦插成活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