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7个工厂化栽培的不同杏鲍菇菌株子实体中的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含量进行分析,并利用等鲜浓度值对其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可溶性糖及糖醇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不同菌株间的呈味核苷酸总量、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根据等鲜浓度值(EUC)计算得出150菌株呈鲜效果最明显,100 g干物质EUC值为40. 96 g MSG。  相似文献   
62.
该文对瓶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培养料配制、装瓶、灭菌、冷却和接种等工序进行较为详细的解析,并对其关键点和操作要领进行说明,以期为瓶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以刺芹侧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刺芹侧耳整个栽培周期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为进一步探索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菌丝吸收利用氮后合成的有机氮载体以及转运和传递方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发菌阶段显著上升,在后熟阶段及搔菌处理时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子实体生长阶段,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基质菌丝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精氨酸(Arg),现原基时含量达到最高值为7 082.30μg·g~(-1)(占比65.86%),从现原基到子实体成熟过程中基质菌丝体中Arg含量逐渐下降,最终为1 741.31μg·g~(-1)(占比40.67%)。由此推测Arg在刺芹侧耳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该文介绍了双孢蘑菇的6种育种方法,包括自然选种、孢子分离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诱变育种,以期为我国的双孢蘑菇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糖化使秸秆发酵,提高动物采食量,还可提高粗蛋白的含量,从而使育肥牛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大提高,增加粗饲料量,减少精料量,且日增重明显增加,秸秆糖化可推广应用,且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一年四季均可制作,投入劳力少,是平原农区县发展秸秆养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
田间集雨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在北京昌平2004~2005年冬小麦田间集雨试验,研究了该措施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雨面积占总种植面积40%、降雨接近常年水平的条件下,集雨明显改善了田间水分状况,0~160 cm土壤冬小麦耗水增加6.5%~9.8%,且对深层水的利用是对照的6.9~7.3倍,小麦抗旱能力增强。集雨处理的冬小麦叶片光合强度和蒸腾强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0.1%~46.4%和21.5%~60.5%,气孔阻力则降低23.3%~45.3%,光系统PSII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分别提高2.1%~42.6%和10%~353%。集雨处理的冬小麦生长得到增强,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比对照分别增加15%~39%和58.2%~112%,收获时干物质增加27%~44%,最终产量增加36%~42%。耗水深度按1 m和1.6 m计算时,相应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9.5%~50.5%和23.5%~33.5%。尽管保水剂处理的土壤水分和植株生长总体上较单独集雨效果好,但产量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7.
五星镇养牛专业合作社位于五星镇正西2公里公路北侧,该合作社自2006年成立以来,吸引周边7乡镇,17个养牛小区,285个养牛户加入,年组织外销售牛12 000头,促进了养牛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8.
<正> 我县横泾乡南章村地处东太湖之畔,田多劳紧,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逐年拓桑养蚕,走出了一条三业协调、发展蚕桑、共同致富的道路。该村1983年时蚕茧产量仅3.975吨,茧款只有1.68万元;1984年拓植桑树600亩,1985年率先进入苏州市50吨茧村的行列,产茧60.6吨,至今已连续八年保持全市村级产茧冠军。1992年总产茧又首先突破200吨,茧款收入超过200万,在这八年之中南章村共向国家出售蚕茧970吨,蚕农经济收入88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县重要的蚕茧基地。  相似文献   
69.
近几年来,农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十分迅速,由于管理粗放,设备简单,技术落后,部分鸡场效益甚微,总结养殖户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 鼠害严重。老鼠是鸡场普遍存在现象,许多鸡场对此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据统计,一只老鼠一年耗饲料10kg,且繁殖力极强,一年损耗大量饲料。老鼠存在还会带来严重传染病,给鸡场造成极大危害,对此,广大养殖户要引起足够重视,消灭老鼠。2 断喙不当。断喙是预防和纠正啄癖的最好办法。一般7~9日龄断喙,70日龄整修一次。一般都是只断喙一次。未断喙鸡,啄癖严重,有的会…  相似文献   
70.
蒸散量是农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估算对精准灌溉及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PenmanMonteith(P-M)模型是常用的估算方法之一,但冠层阻力/表面阻力的准确表达一直是应用中的难点。选取常用的7种冠层阻力模型,根据北京市顺义区2a(2020年和2021年)的波文比实测结果,对不同模型模拟的小麦冠层阻力及P-M估算的小麦蒸散量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小麦冠层阻力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7种模型均低估了小麦冠层阻力,同时高估了蒸散量。总体而言,Todorovic模型(TD)模拟效果最好,其模拟的冠层阻力和蒸散量的R2均大于0.605,平均偏差(MBE)分别为-82.8s·m-1和10.4W·m-2,相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54.4s·m-1和33.5W·m-2;其余6种模型表现均较差,所模拟的冠层阻力R2仅0.113~0.241,MBE和RMSE在-236.4~-61.3s·m-1、277.2~373.8s·m-1;基于6种模型模拟阻力得到的小麦蒸散量与实测值的R2在0.046~0.184,MBE和RMSE分别在44.5~97.4W·m-2、81.4~147.9W·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