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紫贻贝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2016年葫芦岛市兴城邴家湾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养殖水域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表层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现状,并根据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营养盐和富营养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养殖区溶氧充足,水体很少缺氧,水域未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012年部分水域受到COD的污染,2011~2014年连续四年海水受到无机氮的污染。六年时间内5、7月水体基本未呈富营养化状态,8、10月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在时间上,DO、COD、活性磷酸盐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含量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富营养化状况呈逐年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02.
李奇 《中国农垦》2024,(4):42-43
<正>在呼伦贝尔广袤的大草原上,有这样一份荣誉,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1958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因在发展奶牛改良工作中成绩突出,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的奖状,题词为“谢尔塔拉牧场三河牛育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份荣誉成为三河牛产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和不竭动力。近年来,在信息化手段赋能下,三河牛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对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为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MODIS NDVI数据,结合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与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赣江上游2000—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 ①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5.21%/10 a,空间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且以高植被覆盖为主;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和显著增加的分别占25.59%和39.7%,极显著和显著减少的分别占1.32%和2.46%,而变化不显著的占57.84%;②研究区植被覆盖总体上比较稳定,平均变异系数为14.73%;Hurst分析显示赣江上游植被变化反持续性要强于持续性,总体上以弱反持续性为主;③研究区植被生长总体上受气温影响强于降水量,但存在空间差异。[结论] 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未来将呈微弱下降趋势,气温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204.
油茶果脱壳初清筛的设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广大油茶生产企业对油茶果快速、高效、大产量机械化脱壳的需求,该文基于已有脱壳技术,通过国内饲料粮食行业筛选设备现状分析对比,确定了适合茶壳分离的最优工作原理,研制出了脱壳初清筛新产品并进行了试验分析,于2015年10月在江西瑞金绿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装,进行了两个月的生产,测得该设备处理量在1.5~1.7t/h之间,技术指标:脱壳率≥99%,初清率≥50%,损耗率≤1.2%,试验表明该设备可以投入生产应用,与茶油生产其他环节配套使用,实现油茶果采摘后到榨油前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5.
本文结合科技援疆项目的实施,结合直播机型改进、播种行距及用种量调整、科学肥水草管理等方面,对水稻精量机直播进行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探讨,对南疆地区水稻机直播栽培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6.
为研究梯壁稳定性与植被演替之间的关系,选取不同植被恢复年限(2年、5年、10年、30年)和不同植被演替阶段(裸地、苔藓、苔草、苔草灌)的梯壁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5 cm)和亚表层(5-20 cm)土壤样品,分析恢复年限和演替阶段对梯壁土壤团聚体及其赋存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大团聚体(>0.25 mm)含量随演替阶段增加不断提高,相同演替阶段恢复年限越久大团聚体占比越高,30年苔草灌阶段大团聚体占比达91.63%;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0-5,5-20 cm土层均表现出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渐增加趋势,30年土壤MWD和GMD分别为1.07~1.41,0.88~1.17 mm,在不同演替阶段表现为苔草灌>苔草>苔藓>裸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大团聚体显著相关(r=0.83,p<0.001),表明植被演替与种植年限对于梯壁土壤固碳有积极影响。植被演替和植被恢复时长可以改善梯壁土壤结构,提高梯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蚀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梯田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7.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60和90 mm·h-1雨强下,随耕作层深度增加,地表径流平均比例依次为70.5%,62.9% 和 56.8%,壤中流平均比例依次提升为7.1%,12.3%和18.1%;(2)土壤流失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90 mm·h-1雨强下土壤流失率是60 mm·h-1雨强下的4.4倍,土壤流失率随耕作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依次为36.8、21.1和13.1 g·m-2 min-1;(3)雨强和表层土壤结构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随耕作深度增加坡面侵蚀由细沟侵蚀逐渐转变为面蚀。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坡耕地降雨-径流关系和侵蚀过程,合理增加耕作层深度,对降低地表侵蚀、促进土壤水分的深层下渗、增加土壤深层持水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明确参考作物蒸散发(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计算模型在三江源高寒草原区的适用性,优选出适宜于气象资料模拟的ET0模型。【方法】基于2020-2021年微气象站及称重式蒸渗仪自动观测连续数据,分析高寒草原实际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季节变化趋势,并以实测ET为标准,对FAO 56 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Mcloud、Mahringer、Dalton、DeBruinKeijman 6种常用ET0估算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以此推演2009-2019年最适ET0变化趋势。【结果】1)季节尺度上,1-8月ET呈上升趋势,8月呈现最高值(3.93 mm/d),9-12月逐渐下降,ET年累积量达到339.66 mm,生长季ET占全年ET的70.49%;2)ET估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PM拟合效果最好(RMSE=0.85 mm/d;MBE=0.49 mm/d;PE=53.17%),...  相似文献   
209.
探究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对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8—9月对三江源区13个县/镇的植被、土壤和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了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土壤表层碳、氮、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密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机碳密度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据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土壤有机碳、全氮密度空间稳定性在三江源区内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无机碳与之相反,全磷则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三江源区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大小的排序为全磷>全氮>有机碳>无机碳,这主要与海拔、植被多样性、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等因子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10.
为了解不同区域可食牧草的营养特征并在后期加以利用,对三江源地区常见可食牧草进行概略养分分析,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并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表明:(1)莎草科物种以及禾本科垂穗披碱草的养分含量与海拔存在一定的相关,在三江源区域的分布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西部北部偏低;(2)两种杂类草以及紫花针茅的综合营养价值为西部高于东部,但主要营养物质粗蛋白的含量为东部高于西部;(3)禾本科牧草在盛草期营养价值较低,加之种子针芒的影响不适合放牧,以紫花针茅和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可在开花结种前进行适度放牧;(4)以矮嵩草和黑褐苔草为代表的莎草科牧草营养好又耐牧,对于以此类物种为优势种的草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区轮牧以防止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