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以先玉1225号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有机肥(常规施化肥)为CK,生物有机肥(M1)、羊粪有机肥(M2)、牛粪有机肥(M3),3种有机肥种类,分别设4个有机肥施用量:T1(3 t/hm2)、T2(6 t/hm2)、T3(9 t/hm2)、T4(12t/hm2),研究了其对当季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探索该区不同种类条件下的合理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耕层土壤物理性质较CK效果最为显著,特别是生物有机肥施用6 t/hm2处理,对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较CK分别增长24.96%、26.47%、66.01%,土壤容重降低10.74%;3种有机肥均能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但提高效果不十分显著;羊粪有机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玉米商品质量;施用低量牛粪有机肥(3 t/hm2)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优,分别为14.32 t/hm2、2.14万元/hm2,较CK分别提高48.60%、33.75%。3种有机肥均能改善当季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配合化肥施用3 t/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为探索长穗颈基因促进水稻上部节间伸长的生理机制,以分别携有长穗颈基因euil、eui2和野生型基因E以的水稻协青早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测定了在不同节间伸长期不同器官内源GA、ABA和IA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上节间剧烈伸长前,携有eui基因的水稻内源GA含量在不同的器官里都剧烈增加。内源ABA含量在节间里也表现相同的趋势,携有eui基因水稻的GA与ABA含量的比值显著高于E以基因的水稻.携有eui2基因水稻的内源激素含量及GA与ABA含量的比值介于euil和Eui基因之间。可见eui基因主要是通过在不同器官里产生大量的GA来促进上部节间的显著伸长,其中euil基因在促进上部节间伸长方面强于eui2。而IAA促进上部节间伸长方面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西北干燥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水稻某一或全生育期节水有利于缓解该区域农业用水。为挖掘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和培育耐旱品种,对西北干燥区种植的粳稻种质资源进行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鉴定和评价,本研究首先以PEG-6000为渗透剂对6份不同耐旱性水稻材料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粳稻种子在0%、5%、10%、15%、20%的PEG-6000溶液胁迫下的萌发情况,分析了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活力指数、相对根芽鲜重、相对根芽干重和萌发耐旱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5%PEG-6000可作为粳稻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处理浓度对139份不同来源的粳稻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以筛选浓度时选用的8个耐旱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相对发芽势、相对芽长、活力指数、萌发耐旱指数为4个关键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结合权重分析法得到了萌发期粳稻种质资源耐旱性的综合评价值D。根据D值排序,筛选鉴定到萌发期耐旱性强的5个粳稻种质:松粳3号、通院515、龙粳807、松粳20和Farry。通过聚类分析将139份粳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和Ⅲ亚群(除个别种质为中等耐旱种质外)均为旱敏感亚群,第Ⅱ亚群为耐旱和中等耐旱混合亚群,第Ⅳ亚群为中等耐旱亚群。本研究构建的聚类图中,活力指数与D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种子萌发期粳稻种质资源耐旱性快速鉴定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应用杂交分析法和累积分布曲线法,研究了太湖粳稻地方吕种铁杆青对中国稻瘟力优势小种XG1和太湖稻区近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种ZE3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铁杆青对ZG1小种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ZE3小种的抗性除了1对显性基因外,可能有修饰基因或微效基因影响中抗类型的表达,并且两个抗病主基因为独立遗传;与3个已知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等位性测定表明,铁杆青所含的两个抗病基因与Pi-Km、Pi-b是不等  相似文献   
35.
用7个全国统一的鉴别寄主,对宁夏采集的稻瘟病标样分离到的52个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小种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宁夏有7群19个生理小种,其中A、B群的生理小种在宁夏均有分布,且A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15.4%,为我区优势小种,其次为B1小种,出现频率为11.4%.本试验结果为指导宁夏水稻抗病育种及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资源化利用脱硫废弃物和改良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盐碱地上施用脱硫废弃物并且开展种植甜菜比较试验,研究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甜菜生长量、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未施用脱硫废弃物的盐碱地相比,施用脱硫废弃物后盐碱地土壤的pH、全盐量和碱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降低3.19%、28.32%、23.05%;在施用脱硫废弃物的盐碱地上种植甜菜后,甜菜的出苗率、苗高、块根长、块根粗和块根鲜重分别提高33.19%、17.84%、8.95%、14.38%、56.84%。[结论]脱硫废弃物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更有利于甜菜生长。  相似文献   
37.
宁夏和新疆水稻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拓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对193份宁夏及新疆水稻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水稻种质资源呈现出茎节包、叶片不早衰、剑叶角度小、抗倒性强、穗立形状弯曲、落粒性难;14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8%;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6~2.08,平均2.02;通过聚类分析将193份水稻种质资源划分为8个类群,大部分种质资源分布在第Ⅰ类群,占比65.3%,第Ⅱ类群占比9.3%,第Ⅲ类群占比20.7%,第Ⅳ-Ⅷ类群共包含9份种质资源,总占比4.7%。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数量性状指标转换为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0.67%;利用隶属函数与权重对193份水稻种质进行综合评价,获得了可综合评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D值,排名前5的种质资源均来自宁夏,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状,其中以宁218表现最为突出,新疆种质资源新引区2015-13的D值最低,综合性状表现最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粒长宽比、单株产量、单穗粒重、千粒重9个关键表型性状指标。本研究剖析了宁夏及新疆水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探索了水稻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拓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玉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农夫乐"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生物肥料"农夫乐"在掖单13号玉米苗期作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田间管理情况下,能使植株增高、增粗、扩大叶面积和增加千粒重,增产幅度在16%左右.  相似文献   
39.
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对5种灌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珑  曹兵  李培富  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04-16307
[目的]在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研究5种灌木在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在施用脱硫废弃物进行改良的盐碱地栽植枸杞(Lycium chinense)、红柳(Tamarixramosissim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5种灌木,并进行定期生长调查,比较其生长和生存状况。[结果]施用脱硫废弃物对红柳、枸杞和紫穗槐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文冠果和金银花的作用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改善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生态环境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脱硫废弃物和耐盐牧草对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脱硫废弃物和耐盐牧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同时研究脱硫废弃物对几种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脱硫废弃物和耐盐牧草对碱性盐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脱硫废弃物和耐盐牧草对碱性土壤0~20 cm土层的ESP、pH、代换性Na+含量均有降低作用;同时也降低(HCO3-+CO32-)含量、一价阳离子(K++Na+)含量,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