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6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6个糯玉米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参照部分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的配合力测试结果来看,高产组合的双亲基本都在不同的类群,而类内杂交较难产生优良的杂交组合,这也从实践角度说明SRAP标记技术对糯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42.
1998~1999年度共有10个玉米杂交种参加广西区域试验,其中包括从美国引进的CG17和区外引进的中原单32号.  相似文献   
43.
喀斯特地区玉米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7个玉米新品种在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地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其关联度(即与产量关系密切程度)顺序为: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生育期>株高>出籽率>穗位高。在本生态区内JPND44的关联序最大,为0.741,与理想组合最接近;其次是桂单22号,关联序为0.684。  相似文献   
44.
对喀斯特地貌山区玉米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为喀斯特地貌山区选育玉米高产品种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和出籽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期、出籽率、株高和穗粗对产量有较大的直接正效应,穗位高和秃尖长与产量有较大的直接负效应。因此,在喀斯特地貌山区对玉米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对这些性状的选择,选优避短。  相似文献   
45.
[目的]鉴定48玉米种质资源耐旱性,为玉米耐旱品种选育及种质材料创新提供参考.[方法]在防雨大棚条件下于玉米喇叭期进行35d的自然干旱处理,调查48份玉米自交系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的果穗性状、植株性状及产量;以产量抗旱系数(DC)、产量抗旱指数(DI)、产量抗旱隶属度(SV)为评价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对玉米种质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下,48份玉米自交系的平均株高、穗位高、叶面积、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分别比正常供水条件下降低14.8%、11.7%、6.4%、9.0%、12.0%、2.5%、4.6%和16.6%,产量降幅为11.0%~59.8%.运用DC、DI和SV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获得较耐旱自交系15个,不耐旱自交系11个.各抗旱性评价参数与玉米种质的产量、行粒数、穗长和穗粗等性状的相关性较明显,与株高、穗位高、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茎粗和百粒重等相关性较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I、SV、产量、行粒数、DC和穗长等是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上述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48份玉米种质聚为四大类:第Ⅰ类有10份材料,表现较耐旱;第Ⅱ类可细分为两个亚类,第Ⅱ-1亚类包含11份材料,第Ⅱ-2亚类包含14份材料,其中第Ⅱ-2亚类中有5份自交系也较耐旱;第Ⅲ类包含1份材料,不抗旱;第Ⅳ类包含12份材料,较不耐旱.[结论]综合运用DC、DI和SV等评价参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较可靠;玉米产量、行粒数、穗长和穗粗等性状是生产中筛选耐旱种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6.
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广西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产品类型较少、规模较小,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开发能力较弱、品种品质较差、专用配套栽培技术普及率低,抗灾能力差、种植风险高等问题。通过对广西鲜食玉米市场前景及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对鲜食玉米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鲜食玉米产业链,重视鲜食玉米增效栽培技术优化与推广、推行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加大鲜食玉米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鲜食玉米的认知度等促进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对鲜食糯玉米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为选育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各性状中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为穗粗、穗长、株高和行粒数,应高度重视对这些性状的选择,选择较好的表现型。同时要保证一定的穗位高和粒深,对生育期、穗行数、秃尖长、出籽率和百粒重可适当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综合评价广西一年两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关系,为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GGE-biplot对广西2016年春季和秋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鲜穗产量进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区域,以及各承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结果]参试玉米品种与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试点间存在正相关,其中春季试验北海和玉林及秋季试验北海和柳州试点间存在紧密正相关,对品种产量排序的影响相似.参试玉米品种适宜环境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7个试点可分为4个生态区,秋季7个试点可分为3个生态区,直观展示了品种的适应性.参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品种桂W1518和秋季品种百香糯1601在当季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环境鉴别力与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柳州和南宁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秋季玉林和河池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结论]GGE双标图直观展示了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承试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生态类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桂甜 571 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群体选育和二环系选系相结合的方法,创制自交系 STB638 和STA1121,再利用 STB638 为母本、STA1121 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于 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 2021029 号)。该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综合性状好,2020 年参加广西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730.0kg/hm2,比对照华珍增产 16.8% ;品质得分 86.35 分,达到国家区域试验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二级。适宜在广西各地及周边甜玉米区域种植生产。对桂甜 57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