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3篇
  10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0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探究捻转血矛线虫GST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以捻转血矛线虫c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ST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GST转化至E.coil BL21(DE3)感受态细胞,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菌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后,再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特征,并利用在线软件对GST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GST基因大小为618 bp;诱导后的pET30a(+)-GST重组菌最佳诱导条件为0.05 mmol/L的IPTG在37℃时诱导6 h,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29 ku。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ST分子式为C_(1083)H_(1657)N_(277)O_(294)S_6,属于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形成;潜在的抗原表位主要位于25~48、55~63、92~106、113~124、139~147、170~189和195~205位氨基酸附近。本试验成功构建GST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优化表达条件下能稳定纯化GST重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机制及GST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3.
肉羊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肉用品种羊--无角多赛特为父本,当地母羊--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肉用杂种羔羊6月龄体重达23.72 kg,较当地小尾寒羊羔羊的体重增加43.35%;6月龄胸宽达19.40cm,比同期当地羔羊提高22.55%.杂交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64.
踏郎、黄柳植物再生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尔沁沙地,利用植物再生性能设置沙障成活,治理高大流动沙丘,达到植物固沙的目的。植物选择以踏郎为最好,黄柳次之;埋设时间为10 月中下旬;沙障设置选用矮立式紧密结构,沙障网格规格为丘顶2m ×2m ,中部4m ×4m ,丘脚和平缓沙丘6m ×6m ,可采用带状混交配置模式。利用这种技术治理流动沙丘2800hm 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中蒙农业合作结构单一、生态保护性农业合作欠缺等问题,笔者使用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蒙两国的农业合作现状和农产品贸易动态.分析结果得知,农业三产融合水平低、企业投资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合作滞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阻碍着两国的农业合作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中蒙农业合作方式、扩展中蒙农业技术合作范围、改善...  相似文献   
66.
内蒙古东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市、科右前旗、东乌珠穆沁旗等24 个旗市耕地面积增加了51.04% ,由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缓解了人均耕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满足了林区、工矿、城镇的商品粮需求。但是耕地大幅增加是以开垦大量草地为代价,使部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失调,影响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利用土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释越冬期不同冻害防治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和融冻交替的影响,通过不同颜色和不同材料覆盖处理后,利用热电偶传感探头监测树干形成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处理和不同材料覆盖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和融冻交替有明显的影响,树干颜色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刮树皮涂黑对照(CK)涂白;覆盖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对照麻绳反光膜绒毡片稻草;覆盖处理形成层温度日较差均低于颜色处理,涂白形成层温度日较差比稻草和绒毡片处理平均高3~5℃。树干融冻交替和冻害防治效果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涂白、稻草和绒毡片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石河子地区霜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1964-2011年石河子地区霜期、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上,石河子地区总体上呈现初霜日在逐渐推迟,终霜日在不断提前,霜期在逐渐缩短,无霜期在逐渐增加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期前后突变之后,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近50年来,石河子气温的变化与初霜期日数和无霜期天数年际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协同性,与终霜期日数和霜期天数有很强的负相关性;3)年代变化与年际整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并在21世纪初霜期的天数和无霜期的天数趋于等同;4)石河子市、乌兰乌苏、莫索湾和炮台的总体的年际变化趋于一致,莫索湾地区霜期天数缩短的突变较早,乌兰乌苏地区的霜期缩短的突变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比较初霜日期与终霜日期的趋势变化,乌兰乌苏和炮台的初霜期推迟的速度要比终霜日提前的趋势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不同季节的增温幅度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9.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创新研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今后亚麻种质资源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以400头中国荷斯坦奶公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及肉质差异。对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研究结果发现,除分割肉产率外,其它指标随着等级增加而增大;不同胴体等级间奶公犊的胴体重、分割肉重、优质部位肉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胴体等级间肉质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形等级间奶公犊肉质差异不显著(P>0.05);随脂肪等级的增加,犊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感官品质升高,含水量、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度值L*降低。不同脂肪等级的犊牛肉,除脂肪含量、多汁性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肉质指标均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胴体等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荷斯坦奶公犊的产肉性能,但是对犊牛肉肉质的预测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