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育成单位和亲本由长崎县综合农林试验场爱野马铃薯分场用杂交方法育成。1986年农林登记编号为“农林28号”。母本为耐青枯病、品质优良的“千千石”,父本为淀粉含量高、薯块大、高产优质的“长系80号”。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紫花。块茎短圆,  相似文献   
72.
为充分利用杂种牛的资源,发展我省农村商品生产,促进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我省今后发展奶牛业应采取以下几项综合措施.一、生产方针和任务奶牛价值较大,发展必须慎重,不能一哄而起.要以现代化畜牧业的先进理论为依据,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农牧部门的领导下,建立一个面向省内外市场,重点解决我省大中城市及工矿区群众对鲜奶和奶制品的需要,产、供、加、销一条龙综合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商品生产流通的经济联合实体.以城市为中心成立奶牛技术服务中心和饲料、乳品加工厂,为广大农村群众发展奶牛提供产  相似文献   
73.
黄伞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及出菇技术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伞(Pholita adiposa)又称肥鳞伞或多脂鳞伞,其子实体鲜嫩爽滑,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食药兼宜。2000年我们在五台山区采集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纯化选育后定名为WT3菌株,试验表明,该菌株为中、低温品种,适宜在多种人工基质上生长,但是也存在二潮菇出菇较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其培养料配方及出菇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74.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达34株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冀西北的马铃薯生产作业仍是沿用传统的畜力栽培方式,因其动力不足,耕作深浅不一,不利于马铃薯的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所以不能充分挖掘马铃薯的生产潜力,由于耕作方式的陈陋,不但种用薯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要求,且商品薯的生产率也低,不能满足加工商的需求,使马铃薯的种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分困难。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提升和国内马铃薯加工业的蓬勃兴起,加大马铃薯产业投入,采用良种与机械化配套标准作业的高额丰产栽培技术是促进马铃薯产业和国际贸易的迫切需求。2001~2002年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制定马铃薯机械化丰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76.
张希 《花卉》2015,(1):40-41
暹罗斗鱼因其色彩艳丽、体色绚烂而成为众多消赞者青睐的观赏鱼品种。暹罗斗鱼雄鱼天生好斗,其作为娱乐工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人们捕捉野生斗鱼后,通过驯养繁殖和长期的逐步改良,使之不断呈现出更多能稳定遗传的体色,极大的丰富了陷落斗鱼的色彩品系,成为独具魅力的观赏鱼品种观赏和把玩暹罗斗鱼大有风靡全球之势。  相似文献   
77.
“十五”以来,课题组针对马铃薯加工市场需求,在搜集、整理,鉴定筛选利用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马铃薯的育种方向,修饰了育种目标后,在国家“863”重大专项育种计划的资助下,相继开展了不同用途的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种苗脱毒,网室原原种,微型种薯的生产和繁种体系建设等研究。选出了适宜炸片和全粉加工专用的马铃薯新品种“张薯7号”,该品种于2004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8.
为了认识和评价石油开采对陇东地区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石油污染程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微生物3大类群的数量以距污染源30m的样地S1-3最高,200m的S7-9次之,100m的S4-6最低;放线菌数量变化对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较大。(2)土壤有机质、含油量、含盐量、速效磷均为S1-3最高,S4-6次之,S7-9最低;土壤pH值、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均以S7-9最高,S4-6次之,S1-3最低。(3)PCA结果显示TPHs含量在8种环境因子中作用最大,其含量的上升导致了土壤含盐率、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增加,进而影响到了土壤含水量、pH值、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及其他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时,应充分开发利用土壤细菌及放线菌资源,并外源投加N,K等营养元素,从而刺激土著石油降解菌的生长,进而提高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云烟87和K326为材料,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60kg/hm2)和高氮(75kg/hm2)处理,研究其对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变异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基因型对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50%、5.13%、4.70%和15.95%,施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9.30%、42.55%、38.30%和67.79%,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36.40%、51.20%、51.50%和15.03%。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高氮与中烟100互作条件下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云烟87互作时莨菪亭含量较高;中氮与云烟87互作时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较高;低氮与云烟87互作时绿原酸含量较高。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施氮量是提高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0.
酒红球盖菇液体摇瓶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酒红球盖菇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最佳碳源是蔗糖、最佳氮源是麸皮;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酒红球盖菇液体摇瓶最佳培养基为:蔗糖2%,可溶性淀粉1%,麸皮2%,蛋白胨0.5%,KH2PO4 0.1%,MgSO4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