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欧阳修在宋初诗坛模仿唐人风气盛行之时,从微观创作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意新语工"的诗学观点,他注重诗歌艺术的创新,在选材、立意和构思等方面讲究匠心独运,对唐诗权威表现出一种挑战姿态,并创作出许多超越唐诗并独具风格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2.
食用菌栽培余料在蔬菜花卉栽培上的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主要为作物秸杆、阔叶树木屑、棉籽壳、麦麸和畜粪等,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碳素营养和蛋白质、胺类等氮素营养组成,这些大分子养分一般很难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经过食用菌栽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除部分养分被菌丝利用外,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对这些大分子养分进行了有效分解,栽培余料中不但保留了大量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碳氮养分和大量的活菌丝体,而且食用菌栽培前的消毒灭菌过程还去除了其中的植物病虫源,使之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有机质来源。本试验比较了食用菌栽培余料用于园艺植物栽培、蔬菜基质栽培和基质育苗,对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止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黄山松生长快,树干通直高大,适应性强,有耐瘠薄、耐干旱、耐寒、抗风、抗雪压等特性。黄山松林天然更新容易,自然稀疏强烈,自然整枝良好,是予南山区的优良用材树种。我场从一九六三年迄今已营造黄山松人工林3.5万亩,占本场育林面积的73.8%,生长普遍良好,并已陆续成林成材。为了缩短森林培育期和提高林木质量,并充分利用间  相似文献   
114.
机械化微钵育苗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的予盾,实现粮棉双丰收,江苏省在上世纪50年代首先创制了棉花营养钵温床育苗,后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与示范,研制完成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新技术。到1977-1990年江苏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累计推广513.93hm2。棉花育苗移栽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我国粮棉双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传统的营养钵制作花工多,管理复杂,技术执行难度大,劳动强度也大,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鉴与上述,为了简化棉花育苗程序,减少用工投入,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制了…  相似文献   
115.
芋头是江苏省特色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大,地膜使用率高,但是地膜回收困难、无法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利于江苏芋头产业的规模化、持续性发展。本试验以聚乙烯(PE)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对芋头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提高出苗率、促进芋头营养生长方面效果明显,产量较PE地膜增产18.1%~27.3%,开裂时期较为适宜,控制杂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经济上可行;当年降解率达到80%以上,土壤残膜经1年左右自然降解和清除后,基本对作物生产无影响,可以作为江苏芋头生产中普通PE地膜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缓释肥用量对江南油杉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养分状况的影响,为江南油杉优质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江南油杉容器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7个缓释肥用量处理:即对照(0 kg/m~3,CK)、M_1(1.0 kg/m~3)、M_2(2.0 kg/m~3)、M_3(3.0 kg/m~3)、M_4(4.0 kg/m~3)、M_5(6.0 kg/m~3)和M_6(9.0 kg/m~3),分析各处理江南油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施用缓释肥的江南油杉地径、苗高显著增加,叶、茎、根及全株生物量明显提高,且均以M_3(3.0 kg/m~3)处理幼苗生长效果最佳。(2)施用缓释肥处理的江南油杉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各根径等级的细根长度增幅明显,均高于对照,且M_3处理幼苗根系更为发达。(3)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江南油杉叶、茎、根的N、P和K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M_3处理植株N、P和K含量整体较高。(4)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生物量与缓释肥用量的二次项方程拟合效果最优,R~2均大于0.950,最佳缓释肥用量为2.75~3.28 kg/m~3,与M_3处理生长最优的实测结果相吻合。【结论】适量缓释肥能促进江南油杉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建议缓释肥用量以3.0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117.
2002年11月从美国引进夏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鱼苗2000尾,平均体长8.3 cm,平均体宽3.6 cm,平均体重8.26g,在室内长方形育苗池内试养,水温9-32℃,盐度20-28,通过投喂自制的湿颗粒饲料,控制水质,防治病害等措施,经过1年试养,夏牙鲆平均体长36.80 cm,体宽15.77 cm,体重达750 g。本试验为室内池养殖夏牙鲆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18.
吴伟  刘德波  张培毅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51-19153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填补高黎贡山瓢虫研究的空白。[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了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的物种组成与类群结构。[结果]共采集到瓢虫5亚科20属56种,共3 218头,其中2个云南新分布种。瓢虫亚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食植瓢虫亚科和隐胫瓢虫亚科次之,红瓢虫亚科和小毛瓢虫亚科最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和八仙花崎齿瓢虫(Afissula hydrangeae Pang et Mao)为优势种。[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瓢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为探明不同阶段涝渍胁迫解除后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恢复,采取池栽试验,分别在盛蕾期(6月24日~7月3日)和花铃期(7月24日~8月2日)对泗棉3号进行渍水处理,比较定型功能期叶片(T1)、迅速伸长期叶片(T2)和平展期叶片(T3)3类在渍水停止时和渍水停止后10 d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在渍水停止后20d...  相似文献   
120.
为筛选出适合鸡粪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提高发酵效果,本试验采用槽式好氧发酵法,以不接种菌剂处理为对照,设置两种发酵菌剂接种处理,以发酵过程温度、种子发芽指数、有机碳等指标为考核依据,评价两种菌剂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1)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提前3 d;两种菌剂处理维持50℃高温的时间达到45 d以上,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