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6篇
  33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榛为桦木科榛属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的稀有珍贵树种,已陷入濒危境地。文章介绍华榛生物学特性及应用价值,并从采种、育苗、栽植等方面总结华榛育苗技术,为华榛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探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浸种后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及使用剂量。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SP浸种处理,以0.0016%28-表高芸苔素内酯AS和0.136%赤·吲乙·芸苔SP为对照药剂,清水浸种为空白。分别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其生长状况,并在收获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浸种不影响水稻发芽,但浓度升高会降低水稻出苗率;0.02%二氢卟吩铁浸种可提高水稻秧苗鲜重、根数及水稻分蘖率;0.02%二氢卟吩铁稀释15000~10000倍浸种能增加水稻穗长、实粒数,提高水稻产量。因此,采用0.02%二氢卟吩铁15000~10000倍液浸种,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生产中可扩大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3.
樱花全光雾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997、1998两年对樱花半木质化枝条全光雾插试验证明:樱花扦插育苗,经ABT1号和2号生根剂处理,生根率分别达85.3%和70%。  相似文献   
64.
废弃物的高效和资源化利用是现代渔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以海带渣和养殖固废为原料开展了两相发酵产沼气效果试验研究,探讨了中温条件下(35±1℃)料液TS浓度和接种率对混合水解酸化特性以及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带渣与养殖固废混合水解酸化过程启动很快,第2天乙酸浓度即达到峰值,5 d后丙酸和丁酸浓度增幅较快,水解酸化过程中甲酸产量相对较低。不同TS浓度(6%、8%和10%)和不同接种率(10%、20%和30%)的料液水解3 d,乙酸的酸化度分别为42.6%、50.0%、49.8%和50.7%、44.3%、40.3%;主要有机酸(乙酸+丁酸+甲酸)的酸化度分别达到61.7%、68.7%、62.2%和69.4%、57.5%、58.0%。料液TS浓度为8%~10%、接种率为10%~20%和p H值为6.0~7.0时,海带渣与养殖固废在中温条件下混合水解2~3 d,即可获得后期发酵产沼气所需的酸化料液。此外,发酵产沼气结果表明,每天按与产沼气接种污泥质量比为1:7~1:9的比例添加酸化料液,在p H值为7.0~8.0和35±1℃的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产气系统启动很快,而且8~13 d即进入稳定产气阶段,产气率保持在489.4~581.5 m L/g VS,所产沼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达到82.7%~84.9%,而且料液不会出现酸化现象。海带渣与养殖固废混合水解酸化、批量填料发酵产沼气工艺明显提高了产气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孕穗期叶面喷素对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于2014-201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试验,以半冬性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在小麦拔节后25d(4月6号),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分别喷施硼砂(B)、6苄基腺嘌呤(6-BA)、6-BA+B、奇善宝(QSB)、双增1号(CPD),对不同喷素条件下小花败育速率和籽粒灌浆进程及其成熟后小麦穗部性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喷素处理均能降低小花的败育速率,显著增加小麦不同部位的小穗粒数和粒重。对小麦各部位小穗粒数的促进效果,以CPD处理对小麦下、中部小穗粒数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5个和4.85个;对不同部位小穗粒重的促进效果,也以CPD处理效果最佳,使小麦下、中和上部小穗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97%、5.87%和9.32%。  相似文献   
66.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以二级学院为评估对象,针对本科教学工作开展的评估活动,是高校开展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大连海洋大学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以审核评估为导向,开创性的研发出学院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并连续实施三年,在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构建校内自我评估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慢性冠心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慢性冠心病74例(冠心病组)与健康人72例(对照组)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G、IgM的抗体滴度.结果两组的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72%与100%,其中既往感染率分别为72%与80%,急性感率分别为0%与20%.结论慢性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增高,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
毛培春  孟林  高洪文  张国芳  田小霞 《草地学报》2011,19(4):619-624,630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反复干旱法,对引进的20份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质材料,以存活率、株高、绿叶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6个指标的抗旱系数值,采用聚类分析法、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无芒雀麦苗期抗旱性划分成3个级别,其中抗旱性较强的有9份材料,抗旱性较弱有6份材料,抗旱性居中的有5份材料。20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苗期抗旱性排序结果为ZXY06P-1621抗旱性最强,ZXY05P-1171最弱。不同抗旱级别种质材料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随着持续干旱胁迫延续,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复水后迅速上升;而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则呈相反变化趋势,且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变化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材料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69.
新麦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为获得稳定的新麦草ISSR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中的dNTP、Taq酶浓度、引物浓度、Mg_(2+)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2.5 μL、Taq酶0.2 μL、Primers 1 μL、Mg~(2+)1.5 μL、2.5 μL 10×Buffer、2 μL模板DNA和ddH2O 15.3 μL.ISSR标记结果显示,筛选出的重复性好、谱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共获得8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5.7%.通过遗传相似系数(GS)的计算,供试种质材料间的GS值在0.440 5~0.904 8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新麦草种质材料划分为四大类,且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0.
pH及浓度对次氯酸钠除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次氯酸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奈件下对羊角月牙藻的杀灭效果。[方法]以细胞数和叶绿素a作为检测项目,研究次氟酸钠在不同条件下对羊角月牙藻的杀灭效果以及叶绿素a褪色后的藻细胞活性。[结果]次氯酸钠浓度越高,叶绿素a的褪色效果越好,但细胞数减少量变化不明显。在3mg/L的NaCIO条件下,pH为4.7的藻液中叶绿素a褪色率(62%)是pH为9.4(5%)的12倍。叶绿素a褪色率为95%和100%的藻液离心后重新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藻细胞的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pH越低,次氯酸钠的除藻效果越好。叶绿素i褪色后藻细胞失去了生长繁殖的能力。通过调节pH和NaCIO浓度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藻类生长,控制藻类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