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71.
为探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和阿奇霉素4种药物对鸡胚和雏鸡人工感染模型中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作用,筛选有效防治隐孢子虫药物,采用鸡胚培养和人工感染雏鸡模型,分别以各组鸡胚发育状况、鸡胚中卵囊量、雏鸡精神状态、排卵囊规律、体质量变化、发病率、死亡率等为观察指标,考察这4种药物对隐孢子虫的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阿奇霉素组鸡胚中虫体数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的15.05%、88.71%、77.42%、68.82%。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可缓解人工感染雏鸡隐孢子虫病临床症状,感染雏鸡发病率降低20%,死亡率降低13.13%,且可使排卵囊强度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以一定剂量连续使用一定时间对雏鸡贝氏隐孢子虫病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一)秋季羊寄生虫病有什么特点?秋季羊寄生虫病的发生会因地域的不同及春夏两季的防治情况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讲,羊群因夏秋水、草资源丰富,营养充足而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强,表现发病数量减少、寄生虫感染强度相对较低。但蜱虫叮咬及蜱  相似文献   
73.
猪等孢球虫纯种卵囊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猪等孢球虫纯种卵囊,给6头3日龄长大二元仔猪每头经口一次人工感染30个纯种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收集纯种后代,再对6头3日龄长大二元仔猪每头人工感染2 000个孢子化卵囊继代扩增.观察人工感染仔猪的排卵囊规律包括潜隐期、显露期、排卵囊高峰期及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值)和仔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扩增卵囊的孢子化过程及形态结构观察和显微照像.结果表明,感染30个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的仔猪最早在感染后第8d(8 days post-inoculation,DPI 8)从粪中检出卵囊,排卵囊高峰期在DPI 17~21,持续4~5 d,显露期15~18 d;感染2 000个猪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的仔猪最早在DPI 5从粪中检出卵囊,排卵囊高峰期在DPI 8~13,持续4~6 d,显露期7~13 d.潜隐期、显露期、OPG值与感染剂量存在相关关系,即感染剂量越小,潜隐期越长,显露期越长,OPG值越小;反之亦然.感染30个卵囊的仔猪无临床可见病征;感染2000个卵囊的仔猪呈现腹泻甚至黄色水样腹泻等明显症状.常规培养新收集的猪等孢球虫卵囊,2 h时胚孢子开始分裂,8 h分裂成2团,12 h形成2个孢子囊,20h开始形成子孢子并可见内残体,最早26 h卵囊完全孢子化;72 h时孢子化率达50%,96 h达80%.本试验扩增和继代扩增所获球虫卵囊,与亲本和文献报道的猪等孢球虫生物学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74.
应用PBS液计数法、孔雀绿染色计数法和3种甘油卵囊原液(甘油∶卵囊原液分别为1∶2,1∶1,2∶1)计数法,对同一样本中牛安氏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了计数和比较。结果表明,孔雀绿染色计数法具有灵敏、特异和易操作等特点,是一种比较好的隐孢子虫卵囊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郑州市动物园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和采取有效的寄生虫防治措施,采用饱和糖水或饱和盐水漂浮法,分别于2003年、2006年两次对郑州市动物园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2003年,郑州市动物园15种草食动物寄生虫阳性率高达52.5%(21/40),但感染强度较小,主要寄生虫为线虫、球虫;金丝猴鞭虫感染严重。2006年,调查21种草食动物和14种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总阳性率为32.58%,其中球虫、毛首线虫、绦虫、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5.66%、13.25%、4.82%、1.2%;用甲苯咪唑、害获灭、地克珠利等药物对分别对阳性动物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表明,除金丝猴毛尾线虫外,其余寄生虫病驱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6.
在欧洲有81个兽医院系(学校),兽医学院在欧洲各国的分布、学制、课程设置、开课学年不尽相同。在抽查的20个兽医学院中,兽医寄生虫学核心课时平均105,讲授和实践之比为58:42。比利时Ghent-Merelbeke兽医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兽医学院是欧洲兽医寄生虫学教学结构的两个范例。意大利有13个兽医学院,但其课程设置由国家规定和修改,因此学院之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7.
旋毛虫猪肉辐射无害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实验表明,用辐照旋毛虫猪肉感染小鼠,0.04kGy可减少第2代幼虫的产生;0.08kGy导致肠旋毛虫不育;0.1kGy使其发育受到阻碍,感染后4天内被排出体外;0.2—0.8kGy辐照则48小时內被全部排出体外;7kGy与8kGy辐照,肠内查不到虫体存在。0.3kGy与1kGy辐照旋毛虫猪肉对其营养品质无不良影响。综合考虑,对旋毛虫猪肉进行辐射无害处理的最低剂量宜控制在0.3kGy。  相似文献   
78.
无角多赛特绵羊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法对河南某种羊场新引进的82只1岁左右无角多赛特绵羊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0圈绵羊均感染球虫,感染率28.57% ̄100%,平均为84.2%(69/82);多为2 ̄5种球虫混和感染;平均OPG值为839.03(200 ̄4200)。共检出11种艾美耳球虫,分别是:韦不理吉艾美耳球虫(Eimeria weybridgensis)、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类绵羊艾美耳球虫(E.ovinodalis)、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槌形艾美耳球虫(E.crandllis)、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贡氏艾美耳球虫(E.gon-zalezi)、爱缪拉艾美耳球虫(E.aemula)、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其中前4种为优势虫种。用Miaspro图象分析处理系统软件对各种卵囊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显微照相和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和纤维素酶发酵对艾草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发酵品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研究其适宜发酵时间。以全株艾草粉(70%)和混合饲料(30%,由80%的玉米、10%的麸皮和10%的葡萄糖组成)为发酵底物,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分为4个组,其中对照组不添加其他物质,复合益生菌组添加1%复合益生菌(含干酪乳杆菌1.0×10^6 CFU/mL、产朊假丝酵母菌1.0×10^8 CFU/mL和枯草芽孢杆菌1.0×10^6 CFU/mL),纤维素酶组添加1%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为130 FPU/g),菌酶联合组同时添加1%复合益生菌和1%纤维素酶,每个组设3个重复。将发酵底物混合均匀后,按照固体∶蒸馏水=5∶3(质量比)的比例添加蒸馏水,高压灭菌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长为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除显著降低了艾草中半纤维素的含量(P<0.05)外,对其他各项纤维成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纤维素酶以及二者联合添加显著降低了艾草中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含量(P<0.05);单独添加纤维素酶以及与复合益生菌联合添加均显著提高了艾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P<0.05),且菌酶联合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与菌酶联合组艾草的pH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菌酶联合组艾草中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3)纤维素酶组和菌酶联合组艾草表面微观结构显示凹凸不平,出现了大面积的破碎。4)菌酶联合组发酵第4天时,艾草中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活菌数以及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均处在较高水平,其中产朊假丝酵母活菌数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发酵时间(P<0.05)。由此得出,复合益生菌与纤维素酶联合添加显著降低艾草的pH,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改善了艾草的微观结构。复合益生菌和纤维素酶联合添加时艾草的适宜发酵时间为4 d。  相似文献   
80.
杀球灵 (Diclazuril)是防治鸡球虫病众多药物中用量最小的一种抗球虫新药。其预混剂推荐混饲浓度为 1mg/kg ;近年来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的该药饮水剂 ,不同生产者的推荐使用剂量不一 ,更有养鸡生产者在治疗鸡球虫病时使用加倍用量的方法。本试验旨在探讨杀球灵饮水剂在预防鸡球虫病时的适宜使用剂量。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河南农业大学畜牧站提供的新罗曼公雏 ,出壳后即在经火焰消毒的铁丝笼内喂养。饲料经80℃处理 2小时。饮水为自来水。1 .2 试验用球虫卵囊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寄生虫学实验室继代保存的柔嫩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