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31.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三酰甘油合成的限速酶,在植物油脂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禾谷类作物DGAT基因家族的表达特征,利用已知DGAT成员序列对主要禾谷类作物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亚型差异及表达特点。结果表明,DGAT蛋白具有高脂肪、碱性和不稳定性。系统发育树中DGAT成员聚类为4个亚族,不同亚族成员间平行进化。DGAT基因结构具有组内保守性和组间多样性,基序存在多种类型,不同亚型成员具有特异的结构域组成。DGAT上游序列中,存在植株发育和胁迫响应等多种类型顺式作用元件,说明DGAT广泛参与不同生物学过程。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DGAT广泛存在于不同组织中。在遭遇干旱和低温等不同非生物胁迫时,DGAT受到不同程度诱导,具有时空表达差异性。本研究可为禾谷类作物DGAT基因家族成员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2.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2月—2019年7月,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1500、3500、4500 kg/hm2)组和1个对照组(还田量0),分析投放克氏原螯虾前后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密度以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克氏原螯虾投放前表现为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0,投放后表现为0>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克氏原螯虾前,总密度和生物量与还田量的关系均表现为4500 kg/hm2>3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后,还田量1500 kg/hm2组、3500 kg/hm  相似文献   
333.
介绍彰武县城区供水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该县供水安全的建议,以保障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334.
为发掘抗盐性强的野菊(Chrysanthemum indium L.)株系并揭示野菊抗盐的部分生理机制,以150 mmol/L NaCl水培作为胁迫方式,基于表型变化结合聚类分析对207个引种野菊株系进行抗盐性筛选,从得到的高、中、低抗3类中分别选择2个株系,使用霍格兰营养液(对照)、150 mmol/L NaCl(处理)两种方式对各株系进行分组处理,72 h后进行表型观察与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引种野菊可根据抗盐性分为高、中、低抗3类,高抗株系111个,中抗株系44个,低抗株系52个。处理组与对照组在表型上差异明显,且处理组中抗盐性越弱的株系出现的胁迫症状越严重。处理组中除高抗株系的水分利用效率,高抗与中抗株系的气孔限制值,低抗株系的胞间CO2浓度高于对照组外,其余的光合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处理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处理组的渗透调节相关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中,株系A到株系F的胞间CO2浓度均为先降后升趋势,表观叶肉导度、气孔限制值为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含量为上升趋势,叶绿素a/b的趋势不具明显规律,其余指标均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35.
孙颖 《种子世界》2022,(5):0096-0098
蔬菜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资源之一,其种类繁多,形态优美,被称为“食中之王”。蔬菜不但食用功能优良,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观光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观赏蔬菜所具有的观赏、食用、保健等多方面功能性,在保证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观赏、保健等功能,使观赏蔬菜突破传统的“蔬菜食用”观念,为广大居民提供丰富、美味蔬菜的同时,为美化居民生活增添亮丽的风景线。基于此,本文从观赏蔬菜的应用途径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出观赏蔬菜的食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以期为观赏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6.
以中熟茎瘤芥品种永安传奇为试验材料,设置光照时长和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处理,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瘤茎形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茎瘤芥的植株开展度,使茎瘤发生提前,其中6h/10 d处理对茎瘤芥的单株瘤茎质量和茎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而且瘤茎粗纤维含量降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增加;茎瘤芥瘤茎横径与累积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食品营养健康、工艺设计、食品加工贮藏及食品安全,这些课程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枢纽。针对现有本科教学模式的弊端,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通过项目教学法,设计新的培养方案,丰富教学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内容、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行业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38.
【目的】现代蔬菜设施栽培中,蔬菜幼苗的品质对后续种植生产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续光照是人工光植物工厂中常见的特殊光照模式,探索连续光照结合光质调控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高效提高辣椒幼苗抗性提供重要技术参考。【方法】以辣椒骨干亲本‘6421’为试验材料,共设置 6 个光处理:正常白光照射(CW)、正常蓝光照射(CB)、正常红光照射(CR)、连续白光照射(TW)、连续蓝光照射(TB)及连续红光照射(TR),研究连续光周期处理结合红光、蓝光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TR 处理显著增加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比 CW 处理分别增加 20.5% 和 10.6%。TR 处理后壮苗指数极显著上升 2.38 倍,而 TB 处理使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显著降低 17.1% 和 14.3%,根冠比显著升高 2.62 倍。(2)TR、TB 处理辣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无明显差异,但 TB 处理的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 浓度(Ci)均显著低于 TR 处理,比 CW 处理显著降低 62.5% 和 51.1%。不同光处理后辣椒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则与之相反,TB 处理辣椒幼苗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值均显著高于 TR 处理,其中 TB、TR 处理的 qP 分别较 CW 处理显 著升高 36.1%、26.1%。(3)连续红光和连续蓝光处理后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物质有明显差异。TB处理辣椒幼苗叶片的 SOD、POD 及 CAT 活性显著升高,TR 处理后辣椒幼苗叶片的 POD、CAT 活性也显著升高,而 TB 和 TR 处理后辣椒叶片的 MDA 含量显著低于 CW 处理 55%~56%。【结论】连续光照条件对辣椒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连续光照射结合红光、蓝光处理下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更好地对抗光胁迫环境,提高了辣椒幼苗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9.
340.
气候变化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及其带来的环境生态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以长白山为典型研究区,通过51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1960-2019年最大冻土深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温度要素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长白山区年最大冻土深度均值处于60~180 cm,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同时,纬度越高冻土退化越明显,最大冻土深度<120 cm的区域不断增大。长白山区冻融期均温整体处于0~3 ℃,温度增加显著,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年负积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随着纬度增加,温度要素变化均更为显著。冻土退化主要受冻融期均温影响,其次是负积温,对最低温变化响应不显著。随着纬度降低,温度对冻土退化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