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黑莓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黑莓的栽培及育种筛选出较好的发芽方法。[方法]以黑莓栽培品种成熟鲜果中的饱满种子为材料,种子设3个不同处理:A、在胚根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B、在胚乳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C、不剥离。然后,用3种培养方法对黑莓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在双层湿滤纸光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40%左右,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在双层湿滤纸暗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61%以上,最高达63.6%,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基质培养的种子的最高发芽率为15.1%。不同处理种子生成的小芽苗的移栽成活率均为100%。在培养基培养中,激素浓度配比对黑莓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双层湿滤纸暗培养法是黑莓种子的理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文渊  谢红江  陈善波  江国良  陈栋  涂美艳  李靖  孙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1-19182,19251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方法]于2009~2011年对川西高原苹果早期落叶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病原种类以褐斑病为主,占32.5%;灰斑病占29.9%;轮斑病占25.7%。田间消长规律:一般从5月中旬发生为害至10月上中旬结束,但终年只有1个发病为害高峰,且其消长与雨量呈正相关(R2=0.891 8**)。药剂防治试验表明40%福星防效最好(86.5%),且花后施药1次为佳。[结论]为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枇杷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枇杷果实糖代谢、果实品质形成与改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不同枇杷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总糖含量、甜度值差异显著,白肉型品种的总糖含量与甜度值变化趋势一致,红肉型品种的总糖与甜度值的变化趋势相近;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其含量平均值为42.33 mg/g(FW),占总糖的42.74%;山梨醇的含量最低,含量平均值为2.66 mg/g(FW),占总糖的2.69%。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果实果糖与甜度值、总糖与甜度值的相关性极强(均为r=0.90**),总糖与果糖显著相关(r=0.79*),总糖与葡萄糖、山梨醇、蔗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果糖是构成枇杷果实总糖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果糖和总糖可以反映枇杷果实甜度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油桃以色艳、味甜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倍受消费者和种植户青睐.目前,四川省主栽油桃品种熟期相对集中且耐贮性不强.为选育出早熟、高甜、耐贮运型油桃新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从意大利引进的桃品种资源筛选出优良单株"04-6-29".该优株自花结实能力强、坐果率高、极丰产,含糖量高且耐贮运,2018年6月5日顺利通过四...  相似文献   
15.
大五星枇杷花果抗冻差异的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年生大五星枇杷为试材,调查了不同发育状态花果受冻情况,测定其SOD活性、Pro含量、CAT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枇杷未开放花对冻害的抵抗力最强,其他发育状态花果的抗冻强弱依次为正开放的花花瓣脱落、花萼未合拢的花花瓣脱落、花萼合拢的花横径小于或等于1.0cm的幼果横径大于1.0cm的幼果。枇杷花果对冻害的抵抗力与其S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密切相关。花果的S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越高,其冻害抵抗力越强,冻害指数越低;组织细胞相对电导率越高,冻害抵抗力越弱,冻害指数越高。  相似文献   
16.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桃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有效地鉴别桃苗木优良品种或类型,为桃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标记对28份桃种质进行了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检测。结果发现:2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88条DNA片段,其中9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51.06%;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84~0.97,平均为0.92。获得28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鉴定出9条特异出现DNA片段和11条特异缺失DNA片段。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发现,供试材料中地理来源及部分农艺性状相近的品种或类型聚为小类,但大的聚类群没有明确的划分标识,可能与桃种质在地区间互换及所选择的ISSR标记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春季以来,我院接连收治10余例以高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马匹疫病,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马驽巴贝斯虫病,后经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左家地区属半山区,春季林地草场存在大量森林革蜱,但本院从有记录的1993年以来,尚未收治过患梨形虫病的马匹。1999年春季以来陆续有马匹发病,主要表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经过抗生素或清热泻火类中药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2 临诊症状发病初期病马精神沉郁,饮食欲减退,但二便均正常,体温升高达39-5~41-8℃,心率每分钟达70~…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吉林省敦化市某种鹅场饲养的种鹅群陆续暴发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种鹅大批死亡。发病鹅为彼此圈舍邻近的肉种鹅群,共饲养莱茵鹅6320只,本地白鹅1080只,发病后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前后共有403只鹅发病,死亡234只。发病率为5.4%,病死率为58.1%,经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就本次疫情,浅谈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和防制措施。鹅副粘病毒病(GPM)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APM-1)引起的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8%。本病最早于1997年7月被扬州大学和华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明不同环割处理对猕猴桃植株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找出最适环割方法,为制定猕猴桃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Hort16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环割部位、环割时期及环割程度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结果蔓中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①不同环割部位处理结果表明,初花期在主干嫁接口上方5~10 cm、双主蔓分支点上方2 cm或直径≥1.5 cm的结果母蔓分支点上方2 cm处环割一周均可显著提高果实纵经、横径和单果重,但主干环割还可显著提高结果蔓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两主蔓环割可显著提高果实叶黄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结果母蔓环割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a、b及总量。②不同环割时期处理结果表明,主干上初花期环割比花后10、20 d环割的增产作用更显著,但主干上花后20 d环割的果实叶黄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最高。③不同环割程度处理结果表明,初花期主干环割1周的单果重最大,环割2周的果实叶黄素含量最高,环割3周在降酸增糖并提高结果蔓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上效果最显著。④灰色关联度分析后的排名结果显示,初花期两主蔓环割1周和结果母蔓环割1周分别位于第1、2位,而初花期主干上环割1、2、3周分别位于第8、7、6位。【结论】初花期两主蔓环割1周对提高"Hort 16A"植株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红肉猕猴桃中果皮和内果皮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色泽变化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对于其内在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肉猕猴桃(‘红实2号’)中果皮与内果皮4个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0 d, 28 d, 75 d, 157 d,分别标注为T1时期, T2时期, T3时期, T4时期)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去除低质量数据后,得到Clean reads数目为2 192~4 331万,检测到的基因数目为24 607~29 170个。在(log2 Ratio)≥1和FDR<0.05阈值下,中果皮和内果皮在T2、T3、T4时期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数目分别为1 880个、4 799个、7 346个和4 31个、1 493个、7 700个。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68个代谢途径,包括DNA复制、RNA转运、蛋白质输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类黄酮生物合成、花青素合成、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等。此外我们还鉴定到13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的表达量随果实的发育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结果与花青素含量变化模式相吻合。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猕猴桃果实成色差异机理的认识,还对今后的彩色猕猴桃选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