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双外流持续培养法,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精油对瘤胃发酵和甲烷(CH4)生成的影响。每种植物精油(肉桂油和留兰香油)的4种添加水平(0、100、500和1 500 mg/L)作为处理因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试验周期为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1 500 mg/L的肉桂油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dNDF)、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dADF)和粗蛋白质降解率(dCP)(P<0.05)。2)添加100 mg/L的留兰香油和肉桂油对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乙酸/丙酸(A/P)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500 mg/L的肉桂油在发酵27和99 h以及添加1 500 mg/L的肉桂油在所有发酵时间点均显著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1 500 mg/L肉桂油添加组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A/P显著升高(P<0.05)。3)添加500 mg/L的肉桂油以及1 500 mg/L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中的原虫数量(P<0.05)。添加3种剂量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显著降低了CH4体积分数(P<0.05)。由此可见,添加100 mg/L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有助于改善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旨在研究稀释率对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各处理稀释率分别为6%/h、8%/h、10%/h、12%/h,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发酵罐。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随着稀释率的提高,发酵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而氨态氮(NH3-N)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稀释率由6%/h上升到10%/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及戊酸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稀释率从6%/h提高到8%/h时,原虫数量极显著提高了6.91%(P<0.01),但当稀释率从8%/h提高到12%/h时,原虫数量却极显著下降了5.18%(P<0.01)。随着稀释率从6%/h增加到10%/h,木聚糖酶活性(P<0.01)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体外消失率极显著升高(P<0.01)。稀释率为10%/h和12%/h的2个处理,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失率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P<0.05)。结果提示,稀释率能够影响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的发酵情况,稀释率为8%/h时,原虫数量以及纤维素类酶活性、各瘤胃发酵参数更加有利于发酵,因此可推荐作为本系统最优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23.
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羧酸转运蛋白亚型,广泛分布于动物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中,通过参与乳酸、短链脂肪酸等单羧酸物质的跨膜转运,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营养物质转运、调节pH、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调控葡萄糖代谢平衡等。本文就近年研究,总结了MCT1在单胃和反刍动物体内的定位分布、表达差异,并重点阐述了MCT1通过转运单羧酸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和转运调控机制,为MCT1在动物体内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采用4×5二因子试验设计,研究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对瘤胃体外发酵和饲粮降解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添加0、100、500mg/L发酵液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处理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持续升高,添加1 500mg/L处理组的NH3-N浓度几乎没有变化,而添加500、1 500mg/L肉桂油处理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先下降后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mg/L留兰香油处理组的MCP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添加1 500mg/L留兰香油却降低了MCP浓度(P<0.05).添加100mg/L留兰香油处理组在发酵后期(48、72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添加500、1 500mg/L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处理组的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添加500、1 500mg/L这2种植物精油处理组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显著下降(P<0.05).综合分析,肉桂油和留兰香油的添加量为100mg/L时有利于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当添加剂量大于500mg/L时对瘤胃发酵不利.  相似文献   
25.
浓缩丹宁(CT)和纯玉米型酒精糟能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的产量及其抗微生物及高脂成分。但浓缩丹宁和纯玉米型酒精对瘤胃内产甲烷菌的多样性的影响还未检测。试验旨在利用PCR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饲喂纯玉米型酒精糟(DDG)和从Acacia mearnsii提取的丹宁对瘤胃内产甲烷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用8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母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共4期试验,每期35d。试验用处理日粮(DM):①对照组(Ctrl),0g DDG;②200g DDG;③400g DDG;④400g DDG+CT(25g)。在每期试验第25和28天的饲喂前从瘤胃4点采集食糜样。总DNA提取自瘤胃食糜中(如0.5mL液相+0.5g固相食糜混合)来获取16SrRNA基因扩增片段,PCR产物用于进行PCR-DGGE分析。PCR-DGGE检测的第1期和第2期的产甲烷菌形成一个簇,第3期和第4期的产甲烷菌形成另一个簇。通过对PCR-DGGE的所有25个条带进行鉴定,其中有16个条带成功克隆和测序。11个条带的测序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的基因与Methanobrevi-bacter sp.有97%~10...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用49头断奶山羊(体重15kg±2.9kg,41日龄)用于评价育肥期山羊日粮中添加CLA混合物对肉中脂肪酸的成分、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山羊分为6个圈饲养并按以下处理分组:①对照组(CT),精料中不添加CLA混合物;②精料中添加2.5g/kg CLA混合物(c-9,t-11CLA和t-10,c-12CLA以50∶50比例混合)(Low-CLA);③精料中添加10g/kg CLA混合物(High-CLA)。动物自由采食稻草和水直到屠宰期(25kg±1.6kg)。每周称重控制屠宰前动物的体重,断奶后一周(48d±16.9d),所有动物通过皮下注射2mg卵清蛋白。注射前及接种后14d采集血液分析体液免疫效果。动物右侧背最长肌采集自每个处理的5头母畜。所有动物的屠宰体重、肉重无显著差异,抗体对卵清蛋白的反应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间肌肉的脂肪成分也无显著差异;然而High-CLA组的c-9,t-11CLA和t-10,c-12CLA的含量高于Low-CLA组和对照组(c-9,t-11CLA的含量为0.39,0.30和0.26g/100g FAME,t-10,c-12CLA的含量为0.051,0.013,0.014g/...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研究能增加羊奶中有益脂肪酸(如c-9,t-11c18∶2和t-11C18∶1)降低有害脂肪酸(如t-10C18∶1)且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日粮中葵花油的最适添加浓度。试验动物为80只泌乳山羊,均分为4个处理组:①对照组,不添加脂类;②SO1组,添加17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③SO2组,添加34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④SO3组,添加51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试验周期为28d。随葵花油添加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山羊乳产量及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但乳脂中脂肪酸的成分有所改变。SO3组乳脂中c-9,t-11C18∶2和t-11C18∶1的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但会引起对健康不利的成分t-10C18∶1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利用单外流持续培养系统研究日粮中添加含不同脂肪酸组分的脂类对瘤胃中目的细菌DNA浓度的影响。试验用4个发酵罐,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10d。试验日粮:①对照组(CON);②SAT组,对照组日粮添加动物脂肪;③SBO组,对照组日粮添加豆油;④FO组,对照组日粮添加鱼油。脂类的添加量为日投料量的3%(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添加脂类不会影响发酵液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的产量(P>0.05);FO组发酵液中丙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含量较其他处理组高(P<0.05);SBO和FO处理组溢流液中的t-11C18∶1(V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FO组的VA含量最高;而FO处理组溢流液中C18∶0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发酵罐内Anaerovibrio lipolytica和Butyrivibrio proteoclasticus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FO处理组中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Ruminococcusalbus的数量最低,其他几个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FO处理组中Selenomonas ru...  相似文献   
29.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遍。为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饲喂大量能量饲料,进而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畜产品产出降低以及动物发生炎症反应。近年研究表明,SARA会改变瘤胃生理状态,而瘤胃健康对反刍动物饲养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SARA状态下瘤胃生理生化过程变化,结合瘤胃发酵模式变化和瘤胃微生物的改变,重点阐述了SARA引起的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屏障功能改变、瘤胃上皮细胞中物质转运及相关载体表达及其引发的瘤胃上皮细胞炎症通路,为更好指导反刍动物饲养及为瘤胃营养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添加香精油(含有天然和与天然结构一致的香精油)对希俄斯岛品种的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80只泌乳奶山羊随机区组设计等分为4组,每组有4个重复,每个重复有5只奶山羊并饲喂在同一圈中。4组奶山羊限量饲喂同样地TMR日粮,粗饲料为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和麦秸的混合物,精料主要为谷物和油饼。对照组奶山羊饲喂无香精油添加的日粮,其它3个处理组精料中分别添加香精油(50、100、150mg/kg)。在5头泌乳末期,以每圈每周为基础每天记录每头羊的产奶量和剩料量。乳品样用于分析化学成分、体细胞数量和尿素氮含量。瘤胃液样用于分析pH、NH3-N、原虫数、纤维分解菌、高产氨菌及总细菌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香精油增加每头山羊的产奶量,并显示剂量效应(对照组、50、100、150mg EO/kg精料组奶产量分别为1.565、1.681、1.876和2.119L/d),因此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尽管添加香精油对乳成分无影响但高剂量EO处理组较对照组而言,尿素氮水平和体细胞数量有所降低。瘤胃液中总细菌数纤维分解菌和原虫数量不受EO添加的影响;然而,在EO两个最高添加水平组中高产氨菌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瘤胃pH不受EO添加的影响,但瘤胃液的NH3-N随添加EO的水平增加而降低。随添加浓度的增加,乙酸浓度降低丙酸浓度增加。总之,EO添加会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和提高希俄斯岛高产奶山羊的生产性能,但导致这种变化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