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西峰16为父本,76-89-13为母本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兰天9号线比试验和全省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抗寒,抗旱性强,抗锈病性广,产量达4597.5-6075.0kg/hm^2,较对照增产16.7%-30.0%。  相似文献   
12.
选育适合河西地区种植的高抗、高产品种,以减少河西灌区由于冬春季土地裸露导致的扬沙和浮尘发生频率,实现冬麦北移的可能性。采用系统选育方式,进行连续的多年选择。经过连续两年的选择初步选育出了具有可能发展潜力的如下几个品种:97t-110、96-43—5—2—2—4、95—3—11—3—1—2—2和陇原031。部分品种有望成为河西适宜品种得以推广种植,从而减轻冬季裸露情况下的沙害,同时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小麦品质问题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甘肃小麦品种普遍面筋强度不足、加工品种较差的原因是缺乏优质的蛋白亚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改良我省小麦品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育种目标上应由重视产量向重视效益的方向转变,由提高营养品质向提高加工品质的方向转变,并根据甘肃省的生态条件确定专用品种的主攻方向,当前应加强国内外优质品种与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解决测试手段,提高育种技术,以尽快使我省的小麦品质育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新品种中墨 1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原西北农业大学 )与天水农业学校、兰州农业学校合作 ,利用从 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引入的早代材料选育而成。该品种在 1997- 1999年度陇南地区川区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 4 6 6 7.4 kg/ hm2 ,较对照品种绵阳 19增产 10 .39%。苗期对条锈混合菌免疫 ,成株期对条中 2 8号、洛 13 、条中 30号、条中 31号和混合菌免疫 ,对条中 2 9号高抗 (1/ 2 0 / 2 0 ) ,并高抗白粉病 (2级 ) ,抗叶枯病。籽粒含粗蛋白 15 .6 0 %、湿面筋 32 .2 0 %、干面筋 10 .72 %。适宜在甘肃省陇南低海拔温暖潮湿川区和浅山区种植 ,也适合在陕西省陕南同类生态条件、地力中等至中上等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5.
几个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病情扩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对抗条锈性上分属不同类型的9个品种进行田间成株期病害发生特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条锈病的反应型均为感病类型,主要差别表现在普遍率和严重度上。Libellula和N. Strampelli的普遍率和严重度保持最低水平,咸农4号与清农3号保持低严重度与普遍率,但在发病20 d后普遍率有一快速上升,其它品种均在发病后10 d左右达到较高的普遍率与严重度。Libellula、N. Strampelli和咸农4号同为持久抗性品种,但抗病机制不同。感病反应型、低普遍率与低严重度是持久抗病性的表型特点,但反之是否成立,以及持久抗病性表现的分子机制等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3号是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其亲本组合为SXAF4-7/87-121.2004-2005年度在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78.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65.20%,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2005-2006年度在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10.30%,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中感,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致病类型水4、水7和水14免疫.籽粒含粗蛋白13.64%、赖氨酸0.42%.适于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18.
天亚5号系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纤兼用亚麻品种。通过导入抗病基因,在充分发病条件下的严格选择,使其具有高抗枯萎病的性能。该品种果多粒大粒多,丰产性好,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增产效果均显著。并具有早熟,耐肥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兼用性状好等特点。1994年止甘肃、河北、山西等省累计推广面积948.20万亩。  相似文献   
19.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冬小麦品种兰天27号以法国抗源材料Fr81-1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甘肃省陇南片山地组区试结果,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235.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22.66%.该品种冬性,属弱筋小麦.接种鉴定表现对当前主要流行条锈病生理小种全部免疫,适种区为甘肃天水、陇南两...  相似文献   
20.
5个冬小麦品种(系)航天诱变后代穗形和芒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系谱选择法研究了5个冬小麦品种(系)M1-M4穗形和芒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航天诱变后能引起穗形和芒的变异,不同品种的诱变效果不同;变异可产生在M1,也可产生在其后世代;这些变异一般是可遗传的,并且在后代中会产生分离,多数分离类型通过2~3代的单株选择可以达到性状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