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园中设置不同规格的黄色诱集板诱杀茶叶害虫.结果表明,黄色诱集板诱杀的害虫优势种为小绿叶蝉和叶甲,24 cm×40 cm的黄色诱集板诱杀效果最好,但与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相比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产中结合价格等因素考虑,建议选择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植物挥发物在昆虫定向行为中的作用,包括它对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定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多种马铃薯晚疫病常用防治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选择了4种常用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浓度下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和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效果较好,综合农药用量和防治用工等防治成本考虑,在生产中,采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开展防治,以125 mL/667 m2施2次和75 mL/667 m2施3次最为适宜,采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开展防治,以100 g/667 m2施3次和200 g/667 m2施2次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半夏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节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 ,海拔落差大 ,中药材的品种繁多 ,且品质优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中药材的生产已逐步成为我区的一项新兴产业 ,2 0 0 0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为 2 0 0 0hm2 ,2 0 0 2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为 3333hm2 ,而半夏占整个种植面积的 2 7.3%。但是在生产栽培的过程中 ,由于管理不科学、病虫防治跟不上 ,导致品质、产量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也制约了我区中药材的生产。为此 ,现将半夏的栽培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1 半夏的栽培管…  相似文献   
15.
吴长松  龙玲  熊咏 《农技服务》2010,27(6):809-810,813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关键是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从特色产业的概念、类型和发展方式入手,结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阐述了发展特色产业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北江干流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江干流河岸带4种典型植被类型(竹林、草地、混交林和桉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运用冗余分析(RDA)探讨北江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江河岸带植物物种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植物种类繁多,共调查到59科116属136种植物,群落科属组成分散;4种植被类型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以混交林最高,竹林次之,桉树林最低,但各植被类型间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北江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维持物种多样性的异质性较小,其作用更多体现在为不同物种提供栖息地;RDA结果显示,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与乔木层高度、草本层盖度和海拔均呈正相关,而与至河流距离和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在选取的7个环境因子中,海拔对北江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影响次之,至河流距离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毕节市马铃薯生产上对产量威胁最大的重要流行性病害,常年造成产量损失20万t左右。通过开展一系列晚疫病控制技术研究试验,结合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工作经验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毕节市生态条件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即:选栽抗病或耐病性强的品种,搞好农业防治,进行种薯处理,大田期加强病情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药剂防治,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推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原原种感病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大面积扩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栽培因素对一级原种的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熟性>播种密度>种薯粒级,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发病最重,7.5万粒/hm2和9万粒/hm2病情重于8.25万粒/hm2,不同种薯粒级对晚疫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影响产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熟性>种薯粒级>播种密度,晚熟品种(会-2)产量最高,种薯粒级为21~30 g/粒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由瑞典政府资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实施的降低农药风险项目于2007年开始在云南和广西实施。该项目主要通过农民田间学校(FFS)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合理用药的水平,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为了  相似文献   
20.
选择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上主推的费乌瑞它、云薯201、会-2、毕引1号、威芋3号5个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开展繁殖一级原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薯201和会-2产量较高,晚疫病发生相对轻,适应性强,是马铃薯原种扩繁的首选材料;毕引1号产量略低,但晚疫病危害程度明显偏重,生产上作为原种扩繁材料要加大晚疫病防控力度;费乌瑞它和威芋3号产量低,晚疫病发生重,在原种繁殖时必须严格防控晚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