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坐水泥浆法吴祥云,高树军,许鸿儒,张跃东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黑山县林业局造林是营造森林的生物工程,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未来林分的生产水平,尤其在干旱的三北防护林地区,这一环节更为重要。造林实践证明,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除保证苗...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测定优势木生长节的长度和标定相应的树龄之后,对树木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10℃积温、相对湿度)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树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有降水量、≥1O℃积温,其逐步回归方程为y=O.3524323+3.956372×10-~4x_1+1.02937l×10-~4x_5。相关系数R=0.5164325。此外,还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系统论述了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相似文献   
73.
矿区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开发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例的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实现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的自动定级,相关数据的存贮、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为用户提供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的各种数据等。  相似文献   
74.
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证实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存在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问题。应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找出影响樟子松树高和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分别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最大持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对40年生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杨树混交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混交林中樟子松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均较纯林高,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防治樟子松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5.
辽东山地森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通过布点测试了林下0~30cm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重点对辽东山地雨季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纯林2种森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演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天然次生林和落叶松纯林2种森林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性,蓄水能力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由坡上至坡下依次分布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纯林,可划分胡桃楸林、景观界面区、落叶松林3个功能区;景观界面区各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均明显高于胡桃秋林及落叶松林功能区。沿等高线方向土壤水分变化呈现出先平稳后波动趋势。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率均呈现随土层深度(0~30cm)增加而降低趋势,可依次分为速变层、渐变层和稳定层3个层次。采用移动窗口法界定雨季期间(8—10月)不同土层深度胡桃楸天然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范围,得出0~10cm土层土壤水分影响域范围25m,界面类型为渐变型界面;10~20cm土层土壤水分影响域范围20m,界面类型为渐变型界面;20~30cm土层土壤水分影响域范围10m;其中8、10月均为渐变型界面,9月为突变型界面。   相似文献   
76.
以红菊芋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菊芋全生育周期的器官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以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迅速上升,第126天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迅速转向块茎生长,块茎干物质积累则经过了块茎形成、块茎形成与膨大并行、块茎迅速膨大3个阶段,峰值出现在第161天(298.15g·株-1);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在出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呈对数式生长,相关性都极显著,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55和401 016m2·d-1·hm-2,之后迅速下降;叶绿素相对含量在地上部干物质开始向块茎转移前有高峰出现,峰值为38.4。可以将整个生长期分为出苗期、快速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77.
对辽宁地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厚度越大,持水能力越强,林下土层厚度越大,蓄水能力越强,且林地坡度对枯落物持水、土壤贮水、林地水分入渗速率有显著影响。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可分为瞬变、渐变、稳变3个过程。枯落物层具有保护土层缓存降水的作用,间接地增大了土壤的贮水入渗能力。  相似文献   
78.
随着对全球变化的深入研究,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类型——土地退化,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主要驱动因素,物理退化、化学退化、生物退化等土地退化过程,土地退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及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营造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林,这对扩大森林的后备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需要、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木材需要量不但不断增加,而且材种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大径材销售量减少,中小径材用量增加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如仍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彰武县境内柳河流域降水、流量、含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流域1968—2009年的降水、流量、含沙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段流域秋季降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各季节及年际流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各季节及年际含沙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春季、冬季的流量与含沙量及夏季的降水与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秋季降水、流量、含沙量之间及年际降水与流量、流量与含沙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年际降水与含沙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