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玉米品种三北27是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科研部育种室以W119作母本,K44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上冲,春播中早熟、耐密植,果穗大、籽粒色深、适应性强。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9010号)。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的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从PCV2感染的细胞中町最低扩增到0.1 ng的DNA,且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如PRV、PPV不能检出.可对病料、血清提取DNA进行检测,所有程序在5 h内得出结果.该方法可用于PCV2感染猪的快速诊断,引种检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3.
在北部高纬寒地玉米生产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影响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因素做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玉米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4.
通过一年预备试验、二年的正式试验,从目前黑河地区椴木栽培应用的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菌丝发育好、抗杂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代料地栽的黑木耳菌种,对现有的栽培料的配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纬寒地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的关键是,提高作菌技术降低污染率,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控制污染率.  相似文献   
5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中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序列(EF552427),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的细胞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鉴定正确的gE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以该阳性重组质粒为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对探针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最佳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经临床应用表明,该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早期诊断并定量分析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参照GenBank上登陆的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直接从固始鸡肝组织基因组DNA中扩增鸡α干扰素基因.将特异性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质粒PCR鉴定及酶切鉴定筛选阳性菌株送往大连宝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为582 bp.用DNAStar软件对克隆的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与GenBank发表的其它品种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在97.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6.9%以上.  相似文献   
57.
<正>牛传染性结膜炎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由多种病原引起[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牛摩拉克氏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2]。该病可通过虫媒传播,传染性极高,各品种和年龄的牛都可发病[3],一旦发病会引起牛食欲减退、消瘦,虽死亡率不高,但对养殖业危害极大[4]。现笔者对一起牛传染性结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2022年10月中旬,某肉牛场牛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刚开始,  相似文献   
58.
试验地点选在延吉市林业局的帽儿山林场、龙井市林业局的智新林场、勇新林场和延边大学农学院后马蹄山,共选伐样木28株,实测每株样木0.1、0.2、0.3、0.4、0.5、0.6、0.7、0.8、0.9 h的相对高处直径。计算各株样木的相对直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天然林赤松和人工林赤松的相对直径不因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进而对同一林分内不同赤松样木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其相对干形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得到预测赤松单木任意部位直径经验方程为Dn:=0.1315D1.3+1.2763nD1.3+1.9645n-0.0265。在树干干形的测算理论中,干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赤松相对干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林业生产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